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兴化思考
按照十九大报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泰州乡村振兴不振兴,兴化是关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行动指南,高质量系统打造乡村“五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还原自然生态之美。作为省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现场推进会的首发之地,要坚持先行先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更要“靠山养山、靠水养水”,以系统化思维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模式,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落实好《兴化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留住水乡独特的韵味,厚植乡村生态优势。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彰显特色产业之美。要认真落实生态经济发展理念,经济生态化,产业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深挖功能农业富矿。始终坚持把农民更多分享增值收益作为基本出发点,着力增强农民参与融合能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做好功能农业生态高值化的文章,着力构建“接二连三”农业全产业链,放大特色产业示范效应。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重塑人文传承之美。立足乡村文明,重塑乡村文化生态。针对自然村逐步萎缩消失的未来状况,认真做好长远规划,注重搞好中心村建设,避免投资浪费。制定有人文传承的战略目标,更高颜值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加强记忆延续的修护,在传承中发展、在保护中利用好有乡村文化基因的传统民俗风情、特色文化资源。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优质学校辐射农村薄弱学校常态化,增强和吸引人气。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文明治理之美。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坚持系统治理,网格管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教化,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让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体现乡村生活之美。要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完善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立足兴化乡村实际,围绕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实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八大工程,包括乡村医疗卫生建设、养老服务建设、文体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建设、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教育资源优化提升、水环境整治提升、公用基础设施提升八个方面,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让农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