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村民实施“稻田养鱼” 每亩可增加收入约2000元

来源: 时间:2018-10-26 点击数: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鱼儿肥美,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在高港区白马镇岱北村孔氏农场,村民孔云通过“稻田养鱼”生态种养模式,促进增收致富,每亩增加收入约2000元。

  10月22日,记者来到该农场,在一片面积超过50亩的稻田周边,有一排深水沟,稻田的水正排入沟里,不时有鱼儿随着水流游进水沟,浪花翻滚,孔云心里乐开了花。

  孔云今年42岁,以前在城区开饭店,后来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回乡流转土地200多亩,转行开办农场。孔云说,现在排水,主要为了搁田,还有20天时间可以收割水稻了。目前,田里的水稻全被预订了,收购价一公斤6元,是一般水稻的两倍多。“价格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这种模式种植出的是生态水稻。”

  田里养殖鲫鱼,水稻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主要通过水体养鱼,鱼粪肥田,每亩稻田可节约肥料170元。整个种植和养殖过程绿色无污染,成熟后的稻米颗粒饱满、雪白晶莹,鱼儿肉质细嫩肥美,深受市场欢迎。

  孔云说,在稻田防治病虫害时,必须谨慎用药,因为很多药物对鱼类损伤较大,不仅抑制生长,而且会危及鱼儿生命。所以,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以生态防治为主,稻田不用除草剂,除草全是手工拔除。

  “孔氏农场是全镇稻田综合种养的试点农场,预计亩增效益2000元左右。明年,全镇将推广‘稻田养鱼’等种养模式,面积将超过1000亩。”白马镇农业助理李燕明说,鲫鱼放进去时1到2两,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生长到4至5两,每亩放养量300尾,收获量100多斤,每斤12元,每亩除去成本增收1000余元。另外,水稻亩产有900斤,价格翻番,每亩又增收约1000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