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进会在如皋召开
10月15-16日,省农业委员会、省环境保护厅在如皋市共同召开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推动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
会议由省环保厅自然处朱德明处长主持,全省设区市农委、环保局分管领导和职能处室负责人,以及省农委、省环保厅相关处室同志参加会议,如皋市人民政府黄文斌副市长、市政协郑振明副主席出席会议,黄文斌副市长作大会致辞,省农委唐明珍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
16日上午,与会代表首先分别观摩了如皋市废旧农膜回收及标准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示范基地、蔬菜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基地、海安市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等。
16日下午集中开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薛颖昊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全国地膜使用、土壤残留及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分享了其他省市的先进做法,并对有关具体政策作了分析解读。
市蔬菜办李建主任汇报了如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介绍了如皋市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上探索出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泰州市农科院谢吉先研究员着重介绍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花生覆盖栽培上的试验示范效果,初步试验结果显示,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实现有效快速降解的同时,地膜覆盖效果已非常接近普通PE地膜覆盖效果。
会议最后,省农委唐明珍副巡视员作讲重要话。
讲话指出: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刻不容缓,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的客观需要,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我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起步晚、基础差,农膜回收利用存在回收与残留基数不清、回收方法不多、回收网络不畅、替代产品不全、利用途径不明、产品质量标准不高、农户回收意识不强等问题,要实现到2020年80%以上回收利用率的国家目标要求,各地必须要立足当前,主动作为,切实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讲话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加快制定工作方案,理清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施全面普查,摸清农膜回收利用现状。各地要尽快组织开展农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加工利用和残留等情况普查,并于2018年底前将全面普查情况报送省农委。希望各地要抓紧部署普查工作,摸清农膜使用、回收及残留等情况,为全省科学制定全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源头控制地膜市场准入。各地要积极宣贯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指导农膜生产企业、销售商、使用者,生产、销售和使用质量合格的地膜产品。要与工商、质检、环保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开展联合监管,加大检查查处力度,确保市场上的地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
三是创新推进机制,构建高效回收利用网络。要加快推进示范县建设,加强对规模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扶持培育,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络建设,要将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同落实,加快工作队伍组建培育,尽快形成上下联动,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推进体系。逐步建立起“严把标准提高合格率、行政引导提高捡拾率、健全网点提高回收率、激励企业提高加工率”的“四提”工作机制。
四是开展集成示范,强化农膜回收科技支撑。要加大农膜回收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加大新型高强度环保农膜、生物可降解地膜产品应用力度,集成推广农膜减量覆盖、一膜两用等新型技术,研发推广新型农膜回收机械,加强回收技术指导,减少农膜投入与损耗,提高农膜利用率与回收率。
各地要加强组织,统筹谋划,强化保障,创新机制,扎实工作,一着不让抓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