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东罗村:以丰收的姿态拥抱新时代
稻谷熟了,乡愁也浓了。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千垛镇东罗村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这是对历史传统的回归,也是对新时代内涵的拓伸,东罗村村民在农村广阔的天地中传承农耕文化,释放田园情怀,以丰收的姿态拥抱新时代。
在东罗村“东罗秋实”村史馆里,一幅幅图片、一组组数据、一件件生产生活用具,向人们讲述了40年前东罗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改革开放前,东罗村因周边湖荡多,人均耕地少,再加上农作物亩产低,村民们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很普遍。尤其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民主要以胡萝卜、青菜等充饥,生活极其艰苦。
村民罗春童深有感触地说,记得在大集体生产时期,一年360日,几乎每天都要到小队里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家庭劳动力多的才有结余,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家庭劳动力少的年底要‘赤支’,还要向村里社员东借西借,日子不好过。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东罗村历届村委会坚持多途径、多渠道地激发村民的积极性、创造力,为推进农村现代化注入活力。村民们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积极参加机械化农耕、秸秆处置、清洁养殖、农药使用等实用技能培训,提升种植农作物的本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村民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被确立为我市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后,东罗村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去年,东罗村被确定为省级首批45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该村与万科集团携手,积极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以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为契机,从农业运营、乡村营建、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项目实施整治,促进村庄全面发展与复兴,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特色田园乡村发展模式。目前, 已成功塑造了新时代“碧水东罗”的农村风貌。村庄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水乡气息,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景象。
在推进过程中,省内外著名设计、规划团队,深入到村里勘查、测量,紧密结合村情、村貌,科学确立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四类近百个建设项目。针对村民居住集中、巷道弯曲狭小、物件乱堆乱放等现象,先后实施了水面、破面、路面、立面和院子里面等“五面”整治行动。依托村里果蔬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八十八仓”品牌,生产的草莓、葡萄和桃子等水果畅销省内外各大超市,大闸蟹、桂花酒等品牌农产品“线上+线下”的销售形势良好,特色田园乡村的效益逐步显现。
谈到今后的村庄发展,村党支部书记罗宝田充满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在聚人气、塑品牌、提名气、增效益等方面做足文章,强力推进农村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让丰收的寓意更加丰满。”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兴化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