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区镇龙潭村:构建“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新模式
今年以来,常州市鼓楼区邹区镇龙潭村委结合村党建阵地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借此解决龙潭村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为龙潭村民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问题导向,加快网格化管理建设步伐。基于全面覆盖、利于管理的要求,龙潭村将全村分为三个网格,进行精细化管理。一是摸清网格情况。摸清各网格内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自身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解决。协调村各企业,通过加强限高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货车乱停乱放问题。二是配强网格队伍。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村副书记、副主任、治保主任为网格长,并选派年轻村干部为网格员,确保网格管理人员工作精力。充分发挥个人素质较高、群众威望较高、社情民情熟悉的老党员、村民小组长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网格管理队伍的工作效率。三是建立网格管理制度。明确网格管理人员职责,明确网格员每天巡查的时间、范围和巡查重点,做好网格内的政策宣传、信息收集、服务群众等各类工作,做好巡查记录并上报至网格管理平台。四是建立巡查整改工作机制。规范网格管理程序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机制,村级组织能协调解决的,如停车、环卫问题,由各网格长协调解决;村级组织无法独立解决的,如违章搭建、治安问题等,及时上报至网格管理系统,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不断提高网格管理效率。今年以来,龙潭网格日均发现环境、违章、安全等问题10余起,通过问题反馈解决机制,均予以及时解决。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功能。龙潭村党委以创新网格化管理为契机,建立“金履”党建工作品牌,将党建与网格建设结合,用党建引领网格建设,用网格建设促进党建工作的开展。建立“访议做评”“1234”工作法,通过扎扎实实的举措为村民排忧解难,促进村庄和谐稳定。一是建立“访议做评”工作机制。村主要干部、网格长每周至少一次走访村民,通过“看听送查”走访四部曲,看村容村貌,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送去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关心慰问,查违纪行为和安全隐患。邀请多方代表共商走访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指定专人解决村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组织对解决问题情况和党员干部作风的民主评议。今年以来,通过“1234”工作法,龙潭村党委收集各类群众反映的问题、困难40余起,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完成路面修复、排水、清淤等民生工程10余起,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建立矛盾调处工作机制。建立村民反映室,组织网格长、党员干部积极帮助村民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问题,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办事不敷衍、不拖延、不遮掩,随时到访、规范接待。今年以来,接待、处理村民反映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其中历史遗留问题3起,均圆满解决,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和群访问题,将龙潭村委打造成畅通民情的“连心桥”。三是深化党员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党员志愿者进村服务机制,网格内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访困难群众、清理卫生垃圾、劝阻乱停乱放车辆者,为龙潭村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探索“党建+网格”,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党建+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强化网格化管理“一盘棋”思维。坚持党建统领、整村布局,进一步延伸了管理服务触角,推进党建和民生工作沉到网格,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建良性互动的新格局。二是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党员联系户制度和村干部蹲点联系制度,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定岗定责制度。三是探索组建民生服务团队。探索为群众提供咨询、跑腿、帮办服务,列出为民代办事项清单,逐步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