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老鸭汤”,引来两家亿元“农家乐”

来源: 时间:2018-11-05 点击数:

“西湖春天”农业生态园,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胡场村的一隅,鲜有知晓,从这里出笼的扬州包子,直供扬城早餐摊点,每年达800万只。而“西湖春天”如今已从蒸包子发展到打造“农家乐”——总投资9000多万元,一个集餐饮、休闲运动等“一条龙”服务的项目已落地生根,并在今年初获评扬州市“重大项目”。

胡场村党总支书记徐长忠介绍,党的好政策催人奋进,这些年,全村人一起想、一起干,紧抓村级产业建设、实抓富民增收工程、严抓党风廉政建设,使得胡场村经济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近期另一个总投资1亿元的“蝴蝶谷”农家乐项目也注册启动,为胡场村打造“都市后花园”又添重彩。

胡场村靠近扬州主城区,扬溧高速与扬宿高速在胡场村交汇,四通八达的路网,让胡场村人发家致富的路子更宽,决心更大。西湖镇胡场村烹饪的老鸭汤声名远播,“老鸭汤美食一条街”已成为造福村民的“农家产业链”,当地村民养殖的鸡鸭鱼肉不愁销,近百户菜农种植的蔬菜直供给当地饭店。

振兴西湖镇三产服务业,如今胡场村人已不满足餐饮业“文火慢炖”,他们借助土地流转的好政策,甩开膀子搞“农家乐”,撸起袖子建设美丽乡村。而一碗“老鸭汤”引来两家亿元“农家乐”的背后,是当地生态休闲农业按上了“快进键”。“西湖春天”打造升级版,融合农业种植观光区、家禽水产养殖区;“蝴蝶谷”项目定位则以色叶树种,突出农事采摘。“农家乐”引领生态观光休闲农业,让丘陵荒地从闲田“变现”,积聚民间资本美化乡村、振兴乡村——胡场人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早在2009年,胡场村在扬州首创池塘生物净化模式,近年来开挖了3个大水库,每年投入30万元护养96个“当家塘”涵养水源。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胡场村在乡风村约中大力培育廉洁文化,引导村民传承廉洁家风,每年开展多项以廉政廉洁为主题的活动,村民素质不断提高。56岁的农家女何晓华,双目失明后,开了一家杂货店,经营20多年来,村民向其付款未差过一角钱。村民郑玉权用灵芝喂养特种鸡,村里帮他对接高校指导总结出“林、芝、草、鸡”生态种养模式,获得成功后,他反哺社会,组织大学生村官搞起了网络营销。

胡场村去年三产总值达到8亿元,村级集体收入600万元,在邗江区先进村考核中居首位。在新一轮发展中,胡场正以生态旅游的全新定位重新出发,致力打造品质乡村,为都市人休闲放松提供一个能容纳“诗与远方”的好地方。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