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生态健康养殖引领畜牧业绿色发展

来源: 时间:2018-11-02 点击数:

    今年以来,淮安市以畜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保生态、稳产能、提水平、增效益,优化畜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努力提高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畜牧业向更强更优更绿方向发展。
    深入治理养殖场污染、优化规模养殖环境
    淮安市制定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达标检查认定办法,对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达标认定。截至9月底,通过污染治理检查认定规模场累计1170家,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79.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5%。7月上旬,我市代表江苏省接受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成绩良好。涟水县、淮阴区成功申报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每个项目获资金3500万元。盱眙县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成功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推广健康养殖模式、促进生态循环发展
    科学编制种养循环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新型循环生产方式,构建种养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因地制宜推广蛋鸭笼养和水禽旱养等清洁健康养殖新技术、稻鸭共作”和“林下养禽”等复合经营新模式,以及“畜-沼-粮(果蔬)”等种养循环利用新路径。鼓励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其他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配套流转种植用地,通过循环利用或还田利用,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农牧结合、循环发展。
    多元化利用畜禽粪污、构建绿色发展机制
    全市实行一场一策,分类指导,在适养、限养区规模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引导推广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固液分离等技术,引导配套沼气治理工程、发酵床、有机肥处理工程等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重点推广种养结合还田利用和外置发酵床粪污处理模式,多形式推进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重点推广猪场粪便外置发酵床技术,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300个猪场已建成粪便外置发酵床面积约3.5万平方米。
    强化淮安黑猪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着重开发好淮安黑猪这一国家级猪种。组建淮安黑猪产业联盟。加快淮安黑猪扩繁推广,已推广到安徽、四川、重庆、福建、广东、云南、陕西、湖北、河南、浙江等省份,推广种猪1.5万头左右。淮阴种猪场与广东温氏集团、华西希望集团开展苏淮猪试验养殖合作,共同打造淮安黑猪品牌。淮安秋歌牧业专门组建电子商务公司,以“淮黑”品牌为核心,以线上推广营销为重点,以生鲜便利连锁店为基础,线上线下融合推广淮安黑猪。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