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织密秸秆禁烧禁抛“防控网”

来源: 时间:2018-11-06 点击数:

    没有一起被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和省巡查发现火点,省级通报为零火点;淮安全市未发生因秸秆抛河导致的环境严重污染事件;全市麦秸秆还田面积达到442万亩,还田率达95%。淮安市以严禁秸秆焚烧和抛河为工作红线和责任底线,细化目标任务,创新工作举措,狠抓责任落实,夏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禁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逐级推进,形成合力。今年以来,全市建立市县镇村组五级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网络,层层传递责任和压力。据介绍,市直8个部门建立了8个督查组,定期到各县区指导督查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同时,各级政府坚持早研究、早筹划、早部署,制订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例会制度,定期调度,定期通报,为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疏堵结合,综合利用。淮安市在抓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完善服务,加大对各类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努力构建秸秆收集、贮运、销售、利用产业体系,逐步走上由堵到疏、综合利用、标本兼治的发展轨道。
    强化监督,确保实效。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要求,淮安市积极落实“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的“六定”禁烧禁抛措施,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督查巡查监控体系,分区域、分路线、不间断地督查巡查,切实推动工作向纵深开展。此外,淮安市还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强化监控力度,实现24小时监控。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今年,淮安市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围绕“秸秆禁烧禁抛、综合利用、机械化还田、秸秆固化”等方面工作,采取悬挂标语、张贴布告、印发资料、宣传车下乡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广泛性的宣传,争取农户的支持和配合,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户的自觉意识。
    下一步,淮安市将把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工作作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省十条”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力争继续保持没有部省通报火点,确保不发生因秸秆焚烧或抛河引发的严重污染事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