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菊花演绎美丽乡村发展精彩
10月20日,第六届湖熟菊花展开幕,当天两万名游客畅游在400亩菊花海中,踏秋赏菊。从2013年的首届菊花展至今,六年来,从最初的赏菊到如今看演出、品“菊花宴”、游特色田园乡村,湖熟街道的“一朵菊花”正发生裂变反应,农民富裕起来,乡村大景区形成,村庄俨然成了“百花园”,成为中部美丽乡村典范区。
一、菊花造势,农民富裕起来
尚桥社区陡门口村村民王志顺老大爷过去基本靠政府发放的补贴过日子,这两年菊花展越办越红火,王大爷的菜地每天都有游客光顾,家里种的山芋、玉米等农产品也被抢购一空,平时一天能有100多元收入,菊花展期间每天最多能卖出500元。在菊花展的农产品集市上,笔者发现每个农副产品摊位都生意兴隆,游客买得放心,村民赚得开心。
火爆的不仅是农产品集市,菊花展周边的农家乐生意更是红火。农家乐老板王军华是菊花展上首批开办农家乐的,经验丰富的他今年早早做好了准备,“我把儿子、儿媳喊回来帮忙,院内搭起了大帐篷,能放5张桌子。”王军华信心满满地说,今年一定要赚个盆满钵满。早年王军华在外打零工,一年忙到头收入也不过五六万元,开办农家乐后收入增加了不少,他说:“一到周末,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从早上10点开始一直要忙到下午2点多,生意根本不用愁。”
菊花展的成功举办,为游客带来赏菊欢娱的同时,也让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据统计,前五届菊花展共接待游客25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餐饮消费、农特产品销售等1.2亿元,使得“人气效应”真正转变为“富民效益”。
二、以菊为媒,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看完菊花,咱们去钱家渡乘乌篷船吧。”菊花展上,来自南京的陈童邀请一起来观展的朋友去今年新打造的特色田园乡村钱家渡游览观光。据了解,为了让菊花人气聚得了、留得下,每年菊花展前夕,街道都要召开各类协商咨询会议,广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几易方案,细化流程,依靠创意打造亮点、热点和卖点,使菊花展常办常新,把每一届都办得有影响、富成效。
今年,湖熟一方面大力提升交通、停车等基础设施配套,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钱家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并建成湖熟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内设园区展示、农耕文化展示、儿童互动体验、物联网智慧农业交流等功能区域,增加游客体验空间。同时,依托南农大的科研力量,街道研发出多款菊花茶深加工产品和全鸭宴美食;菊花基地内增设了园艺超市,让游客可以方便购买鲜切花、菊花茶以及鸭子、大米、红木等湖熟特产。
“以菊为媒,农业唱戏”,街道大力发展民俗、农事体验和农家游乐等休闲旅游,将菊花产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菊花经济盈利能力,湖熟从此前单一的菊花园景点发展成乡村大景区,从一处“盆景”变身为处处有景的“百花园”,打造了全域旅游新格局。
三、“金燕归巢”,激活乡村发展
借助举办菊花展契机,湖熟这个千年古镇如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吸引了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创业,陈叶琴就是其中之一。今年50多岁的陈叶琴没想到自己还能回到湖熟老家生活。23年前,她远嫁武汉,辛苦经营餐馆在武汉立足。“我记忆中的钱家渡,房子破败,道路泥泞,村里的小河一到夏天味道难闻。”前段时间她回老家探亲,令她眼前一亮:房屋、道路修葺一新,有了公共厕所,村里开始植树种花,环境也美了。感慨于家乡巨变,陈叶琴当即决定回老家创业开饭店,依托菊花展,如火如荼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给村里带来了巨大商机和人气,让陈叶琴赚了个盆满钵满。
随着特色产业的“回春”,不少像陈叶琴一样的农民返乡创业,让面临荒芜的农村成为创客投资的热土,在街道负责人看来,大批创业者纷纷返乡创业,不仅打开了当地民宿、餐饮、农副产品、旅游行业的市场,也使茶室、特色手工艺等休闲娱乐产业在乡村市场展现出活力,“举办菊花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农村和农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未来湖熟将通过打造菊花展升级版,探索一条产业发展和富民强村全面推进、乡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