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农民变市民” 生活新变化

来源: 时间:2018-11-14 点击数:

    近日,在洪泽区高良涧街道胡庄村采访,村民高学风兴奋地说:“过去是“衣食住行不如意,春种夏收汗水流”,现在是“搬进小区住进楼,水电气暖不用愁“。
    今年66岁的高学风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2014年未拆迁前,全家6口人挤在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每年梅雨季节,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夏天是蚊子多,秋天毛毛虫多,村里还有几户村民养猪,再加之临近盐化工区,老远就能闻到难闻的气味,居住环境差。再加之没有路灯,交通条件不好,出行购物非常不方便。到了2014年夏天,应政府建设需要,他家的承包地、农村房屋都被征收,全家拆迁拿到了2套安置房,身份也随之改变,从“农民”成为“市民”。目前,高学风夫妻俩每人每月领取1000余元生活保障金,儿媳在园区一家企业上班,月薪3000多元,儿子高小东在昆山企业是名管理人员,年薪20万元,全家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房拆了,农民得到实惠
    近年来,洪泽区城市建设进入了大开发,大发展新时代。由于洪泽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高良涧街道北部渠南、玉河、花河、双湖、大管、胡庄等6个村,1747户,以整排村庄进行搬迁、安置方式,安置在盐化小区,该小区紧邻洪泽经济开发区、高速(洪泽)出口,交通便利。该项目总投资约9.3亿元,占地面积368亩,建筑面积约33.15万平方米,项目2017年7月启动,规划建设101个单体工程,包括多层住宅90栋,11层小高层6栋,独立人防地下室单体一个,幼儿园一座,老年活动中心一栋,社区服务两个小单体。项目规划容积率1.21-1.45,绿地率约30%,共建设安置房2998套,是洪泽区近年来安置规模最大的农民集中安置点,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份完工,明年初拆迁农民可分房入住。
    地征了,农民领上工资
    为了保障失地农民的今后生活,近年来,高良涧街道在苏北率先实行了把被征地农民纳入了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建立了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衔接、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相并轨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围,并着力帮助这些新市民实现再就业。胡庄村三组村民郭学龙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今年62岁的他退休前在一家小区做一名保安,退休后现在每月在获得基础养老金的同时,还可以每年收取家里没有征用的土地租金15000元。
    上岗了,日子过得更火
    近年来,洪泽区高良涧街道在淮安市率先实施被征地农民免费培训工程,失地农民均能享受由政府买单的车工、纺织、缝纫、电工等10多个项目的免费培训。高良涧街道街道一名分管领导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力争做到“培训一个居民,安置一个岗位,致富一个家庭,保持一方稳定”。胡庄村被征地农民 李广、郭海明夫妻在区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上班,每月按时拿到5000元左右薪水,比种地收入高多了,目前仅高良涧街道在经济开发区企业就业人员就有近万人。
    征地拆迁给农民带来生活的轻松、环境的改善、交通的便利、晚年的保障等许多好处,让他们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着!征地拆迁让城市旧貌换新颜,让一辈子与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们真正从“农民”变成了“市民”!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