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港出海捕鱼正当时 捕获的带鱼条口都比较大
11月20日上午,初冬的晨雾,把沿海渔港裹得严严实实,能见度极低。在射阳县黄沙港镇国家中心渔港码头,人声鼎沸,渔民们早就开始忙碌。该镇海之润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昌洲,正在安排渔船上的工人,把海上捕获回港的黄鱼、带鱼、小杂鱼分类后装进塑料鱼盘里,准备装上冷藏车运到福建销售。
“今年伏季休渔开捕后,海洋捕捞产量很好,帆式张网捕获的都是带鱼为主,条口比较大,是多年来少见的;流网作业捕获的都是小黄鱼,产量也不低。在我码头上卸货的5艘钢质渔船,产值每个航次都在40万元到50万元,最高的达到90万元。”陈昌洲一边忙碌着,一边笑哈哈地介绍。
近年来,黄沙港镇以国家中心渔港为依托,大力发展海洋渔业经济,采取渔民自筹、政府扶持、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加快渔船更新换代步伐。全镇179艘渔船全部更新为钢质渔轮,雷达、彩色探鱼器等现代化船用设备应有尽有,抗风能力达到10级以上。去年,渔港水产品交易总额达20亿元。
“我们黄沙港的渔船,真是鸟枪换炮了。去年,我同船老大韩加富共同筹资近1000万元,新建52米长、8.2米宽的大型钢质渔轮一艘,由于马力大、航速快、抗风能力强,捕捞效益非常好。今年休渔期开捕到现在,捕获的水产品收入已近300万元。预计到年底,在我码头上卸货的5艘渔船,水产品销售总额将达到2500万元左右。”陈昌洲说。
目前,为适应海洋渔业经济发展,满足渔民泊船需要,黄沙港镇国家中心渔港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150米上岸码头,550米斜坡式系泊岸线已经建成,5600米港区道路、70万立方米港池疏浚工程将于年内竣工。届时,渔港泊船容量将从现在的500多艘提高到1000艘,水产品交易总额达到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