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农民返乡种枣尝致富甜头
连日来,江宁区淳化街道西埠社区村民吕定洪正忙着栽种新引进的冬枣树,扩大自家冬枣园规模。“11月初,最后一批冬枣刚收完就卖出去了。”吕定洪说,目前冬枣园规模约50亩左右,由于效益好,他准备再扩大10亩。
笔者走进吕定洪的冬枣园看到,枣树都已落叶。“11月中旬,冬枣树进入休眠期,是栽植的有利时期,此时扩大种植规模正是时候,注意施基肥、保护树体,这样能保证存活率。”吕定洪告诉笔者,原本他在山东打工,返乡创业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在外打工的时候接触到了冬枣种植,感觉前景不错;另一方面看到家乡每年都在发生新变化,想着趁早回来创业赶上发展的浪潮。“我在山东‘取经’后,2016年在村里承包了土地,然后引进了二代冬枣品种,开始搞规模种植。”
“由于气候原因,南方温度比北方温度高,我在江宁种的冬枣比山东等地要早一个月成熟,8月份就开始挂第一批果,能更早地进入市场销售。”吕定洪介绍,他种的冬枣分特级、1级、2级和3级。一个特级冬枣的重量大概在40~50克、1级30克左右、2级25克、3级15~20克,特级冬枣的个头大,价格能卖到25元/斤,1级~3级分别为25元/斤、15元/斤和10元/斤。
“回来创业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如今街道、社区还定期开展农技培训班,在种植和管理方面给予技术指导,让冬枣的品质和产量都有了保障。”吕定洪说,引进的二代冬枣经过两年的培育,今年是第一年挂果,因为用的都是羊粪等天然肥,种出来的冬枣更脆甜,口感更好,亩产大概1000斤,等明年进入丰产期,亩产能提高到3000斤左右。
老吕的冬枣销售情况如何?“以前卖农产品都是在外东奔西跑,现在不仅可以线下销售,还能在网上卖。”在吕定洪眼里,现在农产品只要品质好,打响口碑,根本不愁卖。目前,吕定洪的冬枣已卖到了北京、山东、浙江等地,他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桃家山冬枣,通过线下销售和搭乘“互联网+”的顺风车,今年收入突破了10万元。
“不仅要会种冬枣、卖冬枣,还要会卖风景。”尝到了甜头的吕定洪兴奋地对笔者说出了他的构想。“现在家乡的风景、环境都很好,每年中秋、国庆等假期,来周边自驾游、休闲游的市民很多,明年我想开发冬枣采摘项目,吸引市民来冬枣园体验采摘的乐趣,一方面能扩大冬枣销售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桃家山冬枣的知名度。”望着正在扩大规模的冬枣园,吕定洪的脸上满是憧憬。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