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乡村故事 也要创新方式
来源:
时间:2018-11-28
点击数:
日前,“宜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形式,通过制定“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让“文明实践”直抵人心。创新形式不仅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满足群众需求,而且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资源较少是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解决这一问题,要创新形式疏通淤堵,将文化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村地区。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农村地区大量年轻人口流向城市,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加之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信息来源比较少,文化生活也比较单调,因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仅靠“输血”是不够的,要创新形式让农村成为一个充满文化活力的“造血”单位。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公益组织提供志愿服务,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令人欣慰的是,新的“文明实践”模式不仅引导更多的资源流向农村,更注重唤起乡村本身的文化自觉。以宜兴市为例,政府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高质量发展考核,同时结合各地特色资源、地方文化,培育一批品牌工作项目,丰富了乡村的文化资源。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不可或缺,只有在创新中形成正确的文化导向,结合当地的现实状况和已有的文化资源,采用村民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革除不文明的风习,讲好乡村故事,传承好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