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探新路 农民得实惠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蹄疾步稳

来源: 时间:2018-11-30 点击数:

    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固化股权……今年以来,将作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探索有江宁特色的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摸清“家底”,助推“沉睡”的农村集体资产变成老百姓自己的活资本,让集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泥塘社区作为南京市农村改革试点,在新一轮股改中参考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股权固化制度。股权固化的核心是将个人股权量化到人、固化到户,“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不再因家庭成员户籍、人口发生变化而调整股权,避免了很多矛盾。社区股改后设有集体股、土地股和人口股三种,股权固化后,“持股进城”也没了后顾之忧。居民吴其琳一家四口,1983年在村里分到土地,如今老两口已搬到城里居住。虽然户口迁出不能再享受人口股,但吴其琳一家可以享受4股土地股,2017年分红1800元。吴其琳笑着说,股改让他既享受到了集体经营性资产的收益,又不用担心户口问题带来的股权变动。据悉,村民所持的股权仅作为分红的计算依据,经营管理权仍属集体所有,股权只能户内继承,不能对外赠与、转让、买卖、抵债和提现。在推进试点的同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区各社区全面铺开。
    作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江宁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完善并实施“3892”工作法,即明确“三个全面”目标、遵循“八个步骤”路径、执行“九个统一”要求、运用“实测实查”两种方法,确保清产核资工作质量。目前,全区应开展农村集体清产核资201个村(社区)及2637个村民小组,基本按照规定要求完成了资产调查、公示确认、财务调整,进入成果提交工作阶段。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是“一股了之”“吃光分净”,而是想方设法把农村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我区积极创新拓展集体资产运营方式,通过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集体“四荒”地、人文历史资源等,发展“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家庭农场+休闲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组织60个村共同注资成立3家农村集体资产股份联合社,通过购买优质资产(股权)等形式,每年获得8%~10%的稳定收益;将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项目情况全部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监管,所有资源要素交易“应进必进”,让农民群众享实惠得利益。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