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通过优化农业种养品种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自去年高邮市正式启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各乡镇、园区及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快优化农业种养品种,持续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使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显著提升,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
一方面,高邮市在优质粮油、绿色果蔬、高效水产、创意休闲观光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提质、扩面、增效上不断求突破、做文章,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畜禽、水产及种植业品种,有效推动了农业与旅游、文化、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全市已累计种植优质食味稻25万亩,新增珍贵彩色树种5817.8亩,养殖优质生猪20万头、优质肉鸡1500万只、特色水禽81.08万只。
另一方面,高邮市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稻鸭共作、稻虾共作、藕虾共生、林牧结合等新模式,农业生产正从过去的“一年两季”、“一地一用”逐步向“一地多用”、“一水多养”转变。今年以来,全市共落实有机稻2967.8亩,绿色果蔬2.1万亩、特粮特经15万亩,落实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约1.85万亩。 据初步预测,今年优质食味稻米(南梗9108)种植的亩均效益比其它品种净增133.9元,预计可增收2825.29万元;稻鸭共作有机栽培和稻鸭共作绿色栽培,预计也将分别比常规水稻种植效益亩增674元、304元,增幅达79.7%和35.9%。
下一步,高邮市将进一步总结成功经验,充分发挥里下河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水产、水禽养殖优势,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改进种养殖品种和技术,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出效益,为深化农业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探索新路径。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扬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