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集双码: 壮村富民巧用“兵法”

来源: 时间:2018-12-03 点击数:

    在涟水县徐集乡双码村,提到现任村党总支书记严中举,养猪大户王树中打心底里佩服:“别看他脸盘子黑黝黝,脑瓜子却不简单,一肚子‘兵法’,走马上任才三年多,不光还清了村集体多少年来欠下的50多万元旧债,富民项目也是接着茬地来。”
    “兵法”三十六计,严中举首选“无中生有”。双码有两所小学,一所占地11亩,一所占地6亩多,闲置了数十年无人问津。2015年3月到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严中举围绕这两块闲置地,带着村“两委”班子兵分两路,把常年在外创业的村民刘善付、王树中请回村里,一个上马塑料颗粒包装厂项目,一个建养猪场搞肉猪养殖。项目建成后,村里拿租金,30多名村民得以进厂(场)打工赚薪金,一举两得。
    “一计”奏效,计用“连环”。2016年,严中举经过与村“两委”班子会商,征得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同意,将村集体的315亩林地承包给市区客商,在不影响林木的前提下搞养殖园,养草鸡和孔雀,做电商销售生意。租期10年,村集体每年靠拿租金增收2万元。
    同年,在严中举动员下,村里的创业能人徐光明与淮安国联集团合作,实施秸秆再利用项目,由国联集团收购双码村的秸秆,为村民带来年收入140多万元,惠及村民200余户。
    去年,严中举又通过多方寻访,以土地流转的形式,为双码村引进了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烘干房和大米加工项目,村集体每年可获得服务费1万元,20多户村民除了获得每亩地每年850元租金外,还悉数进了米厂、烘干房打工,最多的时候人均每天收入超过200元。
    不过,在壮村富民路上,善用“兵法”的严中举,自己最得意的是去年底巧用的“一计”——“抛砖引玉”。“村里平整废沟废塘,整出了100亩地,适合搞生态农庄,在昆明创业的村民李浩中有实力,也有客商资源,我跑了六七趟把他请回来投资。”严中举说,“我的想法是,不但要请李浩中自己投资,还要通过他以商引商,给双码带来更多的资金和项目。”
    不出所料。李浩中回村后,不仅自筹资金1.1亿元上马了农庄项目,还陆续请来了上海、香港、南京等地的10多位客商,到双码考察洽谈、投资兴业。今年5月,来自香港的客商经过多次考察后决定,投资10亿元在双码上马高效农业项目,种植专供出口的农副产品,村里参与入股分红。
    “这个项目一旦上马,至少需要流转土地1200亩。”严中举说,外加李浩中投资的农庄项目,双码村眼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加快土地流转,为项目早日落地生根奠好基、培好土。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