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特色做法汇总

来源: 时间:2018-12-06 点击数:

    张家港市:
    清产核资。实施镇、村两级清产核资工作,市级层面成立领导小组,督查各区镇成立的专项工作组,在全市范围内统筹推进清产核资。预计10月底完成村级、镇级清产核资的审计和测绘工作。
    追缴欠租。将村级集体厂房和土地等租金收缴情况作为重点催缴,按应收账款类别及欠缴期限分类形成追缴方案,采取协商、劝说解释、折扣、拆迁款抵偿和法律诉讼等措施,截止到9月底清收2490万元。
    “三资”专项治理。打通了“网上村委会”和“e阳光”微信公众号的后台链接,可以同步内容,减轻层工作量。坚持大额支出由区镇事前审批,村级账户开通消息交叉提醒功能,实现非现金结算安全化。
    农村产权交易。为推进农村产权交易透明化,今年3月张家港市农工办同政务办和国资办出台农村产权交易实施细则,并利用季度财务检查契机,将抽查产权交易情况和年度考核挂钩,确保交易品种应进必进。
    常熟市:
    清产核资。每月召开清产核资业务会议,听取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掌握清产核资进度,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及时研究确定清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方法,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清产核资的审计和测绘工作。
    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对派驻各镇、街道的财务人员进行包含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工作细则在内的业务培训,使其了解农村基层实际财务情况。
    政经分开。常熟市辛庄镇在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改革完成的前提下,实施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委托经营管理,成立村级联合投资经营管理公司,管理社区股份合作社的资产。
    村级资金非现金结算。将独立建账核算的集体经济组织全部纳入“常熟市集体资金监管系统”,并开发出该系统的手机APP程序,实现移动在线审核审批。
    太仓市:
    清产核资。成立各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一支涉及300多人的队伍,还经常性组织镇农经站长及负责同志,同审计单位、测绘单位开展业务培训交流,及时了解各地工作进展,解决具体问题,统一具体做法。
    追缴欠租。针对可能存在的合同期外的收益收缴、“三优三保”等特殊情况,制订了全市统一的处置办法,还设计欠款清查表和超长期、低租金合同(协议)清查表,明确填表要求,与文件一起下发至镇村,调查清理基数。到9月底已清缴1164万元。
    土地确权颁证。全市组织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回头看”,确保“应尽应发”,发证率为99.7%,在今年7月太仓市的确权数据库已通过农业部初检。为有效保障农民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健全市、镇两级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配备足够数量调解员,调处承包纠纷案件。
    昆山市:
    清产核资。在开展清产核资的同时,结合“三资”专项治理工作,设立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与经济服务中心分开设置。每个办公室配备了4-7名懂业务、经验足、素质高的专职管理人员,指导监督推动清产核资工作,实现了清产核资专职管理、专人负责。
    “三资”监管平台。已于6月底完成清产核资的测绘与审计工作,正在逐步将数据录入三资监管平台,为全面对接苏州三资监管平台,研究开发“昆山资金监管、昆山市网上村委会”等新系统、新平台,提升信息化监管作用。
    农村产权交易。在集体产权流转交易的租赁发包环节,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出租预审制度,联合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进行事先把关。
    追缴欠租。9月19日昆山市委农办召开业务部署会议,要求各镇进一步清理租金欠缴、超长期、低价合同,于一周内完成清查,并报送市级,做到从源头上清退,控制增量,化解存量。同时为配合集体资金清缴欠租行动,通过健全出租预审制度,对存在合同欠缴问题的一律不允许出租,从源头上控制租金欠缴数。
    吴江区:
    清产核资。已在今年9月底基本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并全部出具审计报告,预计今年11月底前完成镇级测绘并录入苏州三资平台,同时还将上传测绘图片。
    土地确权颁证。为顺利推进此次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吴江区严控检查验收流程,先行组织预验收,再组织第三方核查发证,然后组织联合组验收。截止目前,吴江区承包合同签订率达99.24%,确权证书发放率达97.73%。
    股权固化确权颁证。在全面完成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的基础上,选取试点村实行村社分账核算,对合并村资产差距大、建立分社的,逐步向统一管理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村级发展跳出“一村一镇”局限,发展统筹平台的集体经济新主体,统筹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组建区级统筹平台(惠村公司),累计投资项目运作2.275亿元。
    追缴欠租。在9月初已完成欠租追缴合同的清理摸底工作,部分镇已进入催交阶段。在10月中旬对清缴进展不理想的地区进行督查,对完成督查地区进行验收,并加大对当年度合同的催缴力度,督促乡镇在11月份专门部署清新欠行动。截止10月10日共回收资金1057.8万元。
    吴中区:
    清产核资。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目前村、镇两级清产核资的测绘和审计工作已结束,10月底前可以全部录入苏州三资监管平台。
    追缴欠租。吴中区开展追缴欠租行动的时间较早,各镇党委组织专题研究过租金催缴工作。通过前期摸底,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分别是明确退租,重新签订或签订补充合同和明确到期后不再续签。光福镇结合263环境整治工作,鼓励各村主动清退效益低、承租企业无发展前景、不符合安全生产或不具备环保资质的租赁资产。截止到10月8日,全区共清缴集体资产租金11626万元。
    另一方面,吴中区调动村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从中吸收基层的优秀实践经验,帮助修订今后集体资产、资源出租合同要求。目前胥口镇正在推广集体资产租赁项目会审制度,该制度根据资产租金、企业遵守合同信用、安全生产标准和环保信用等指标对租赁发包进行赋分,每年一月份由镇集体资产管理中心负责汇总考核,作为下一轮租赁的重要参考,实现产业准入控制。
    相城区:
    清产核资。2018年相城区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农委、市委农办关于对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最新要求,全面部署了对村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回头看”。由测绘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存在疑义的资产资源进行重新测绘和审计,清产核资结果通过“e阳光行动”微信公众号、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力争今年底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今年4月,联系负责软件开发的中农信达公司,组织召开了全区清产核资培训会。由软件工程师对镇村两级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操作和应用培训。各地克服了村里没有政务内网的困难,分批分次在镇里导入相关数据。
    政经分开。建立村(社区)集体经营性资产集中经营管理制度,由集中经营管理办公室牵头,对村(社区)移交的经营性资产逐一核对,合同逐份进行梳理,租赁进行统一发包,杜绝了应进未进、应核未核、应收未收等问题。
    追缴欠租。5月份全面部署开展了相关清缴工作,各集中经营管理办公室对移交的所有出租合同进行重点梳理和分析,全面摸清了各地历年租金欠缴情况,至9月底,已追回资金6326万元。
    姑苏区:
    清产核资。按照“统一、完整、专业、规范”的原则,结合股份合作社数量较少、资产总量不大的特点,采取面上统筹全面铺开的方式清产核资。测绘、审计机构同步启动清核工作,区发改局负责协调,安排涉农街道和股份合作社提前备齐需要资料,压缩工作周期。目前姑苏区村、镇清产核资工作已全面完成,预计10月底全部完成数据录入工作。
    农村产权交易。根据“应进必进”原则,姑苏区组织涉农街道、新城和股份合作社(村)赴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开展省、市平台业务培训。平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模拟操作,形成共同工作的网络,及时沟通交流。
    苏州高新区:
    清产核资。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从有利于管理的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实事求是地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通过统一测绘招标、统一审计机构、统一资金保障,实现今年底村、镇两级清产核资完成。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高新区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验以来,通过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承包地台账和有偿退出农户“一户一册”信息库全面摸清家底,通过出台“承包地换社会保障、宅基地换住房”的政策创新退出机制,通过从全区土地拍卖出让资金区财政集中部分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的社保专项资金落实资金保障。截止目前,共退出承包地面积19843亩,退出率59.3%。
    苏州工业园区:
    清产核资。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街道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将其作为打造“民生福地”、做好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列入2018年实事项目。针对此次的清产核资,园区国资办联合社会事业局等多部门成立工作组,根据各支清产核资队伍的能力差别,设计了30多张自查表,给每个街道设计不同工作方案。期间,组织街道、社区两级集体资产具体填报人员与深入现场的工作组进行面对面交流答疑,按照规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监管平台录入工作,预计10月底完成审计报告,数据录入平台。
    “三资”专项管理。园区将社区党务、居务和集体资产及财政通过“e阳光”全方位公开,率先实现了区级上线全覆盖。园区依托国资国企各种资源优势开展合作开发经营,推动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合作,引入国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一方面强化集体资产管理方“综合运营服务商”定位,在强调租赁收入的同时,扩大运营服务收入和跟投分红受益;另一方面针对低效土地、低效厂房,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资源,国企开发经营的新合作模式。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