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乡村振兴学堂打造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

来源: 时间:2018-12-11 点击数:

    今年4月,苏州市在吴中区临湖镇创办全省首家乡村振兴学堂,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基地。目前,该学堂已开发特色课程50多门、现场教学点20个,聘任专兼职教员60多名,并作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现场会考察点,受到农业农村部及省、市领导充分肯定。主要做法:
    一是精选乡村振兴的特色课程。邀请全国、省市各党校、高校从事乡村振兴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具有农村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组成乡村振兴专家库,目前已有11位知名学者受聘担任客座教授。成立由地方志、党校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工作组,推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5个课程模块,内容涵盖我市在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经验成效和特色亮点。自主开发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体验教育、音像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集中编印18个现场教学和9个访谈教学案例,大力推行体验式、研究式、实训式等新型教学方式,增强学员参与感和收获感。
    二是展示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全面梳理苏州市入选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成效,结合今年出台的《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以“一馆(苏州乡村振兴展示馆)、一廊(环太湖党建带展示长廊)、一道(一道九景红色步道)”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振兴展示平台。将全国商业特色街—舟山核雕村、全国文明村—旺山村、全省首家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纳入现场教学点名单,制定“旺山村——聚焦产业兴旺 推动生态富民”“舟山核雕村——‘匠心’雕筑乡村振兴新‘核舟’”等一批特色课程。
    三是打造乡村振兴的智慧高地。加强政产学研协作,联合市委党校、市委农办、市农干院、市城乡一体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组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强大脑”。持续推进环太湖地区“最美党建带”建设工程,先后开通“红色巴士”3辆,打造“红色步道”4条,不断扩大党建阵地覆盖面。整合环太湖地区党建资源,成立环太湖党建实践研究中心,推动旅游、文体、环保、农办等部门共同参与,把党建研究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成为环太湖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引擎”和“推进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