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推进特色果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 时间:2018-12-14 点击数:

    近年来,苏州市特色果茶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标准园建设为抓手,着力改良品种、提高品质、培育品牌,2018年,全市果茶面积稳定在18.5万亩,实现产值15.9亿元。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园建设。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要求,积极推进标准园建设,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果树标准园1个、省级果树标准园19个、市级果树标准园12个。自2016年起,市级财政连续三年投入200万元,推动吴中区东山镇和金庭镇2个市级枇杷标准示范园建设,目前已完成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及各种配套设施的各项建设任务,预计年底将全部建成。
    二是积极调优品种结构。苏州市历来重视果品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各品种合理搭配,错峰上市,引进了金霞油蟠桃、葡萄、优质杂柑(红美人、大雅)、柚子(“葡萄柚”)、梨(苏翠1号)等新品种,推广了葡萄特早熟品种(早夏香)和晚熟品种(阳光玫瑰),推广面积达550亩以上,使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
    三是开展园艺生产监测工作。对主要果品的生产、销售、生长、价格、受灾情况等信息进行布点监测,覆盖了全市每个果品生产重点区域,形成苏州市特色果品生长规律、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市场销售等珍贵数据,有利于及时掌握产销信息,为上级决策和指导茶农生产提供参考。
    四是强化互联网+果茶模式。近年来,苏州果品产业利用电商、微商平台销售产品发展态势迅猛,今年东山、金庭两镇通过电商、微商销售的枇杷2150吨,分别占吴中区总产量的27.3%。昆山市建立了微信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昆意农,积极引导果品生产基地和农户参与新型销售模式,极大地促进农民丰产增收,据统计,昆山市通过微信平台共销售果品1000吨。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苏州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