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灌溉“浇艳”农业增效致富花
一条条喷灌带在一望无际、整齐连片的蔬菜大棚内无限延伸,扭动开关,喷头里喷涌而出的水流浇灌着农作物。“以前我们为200亩地浇水、施肥一般要干4天,现在有了这几根管子和全自动设备,人都不用下地,一个小时就能搞定。”位于江宁区淳化街道柏树社区的菜农汪大爷看着眼前的喷灌系统感触颇深,“自从用上喷灌技术,除了省时、省力外,还能节约近一半的水量呢。”
以上这一幕,正是江宁区推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缩影。“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包括喷灌、滴灌、微灌等灌溉方式,一般要比常规水渠灌溉的水利用系数提高0.3以上。”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灌溉设施、灌溉技术、水肥药一体化的设施农业、技术农业的合成,是传统灌溉向现代灌溉转变的方向。站在谷里街道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的田埂上,14400亩的苗木用多个一体化智能泵站进行覆盖,这种泵站非常“聪明”,通过手机App发出指令后,泵站通过铺设在苗木之间的喷灌头,根据土壤湿度、气温、农作物耐旱程度等不同指标进行精准灌溉,平均每亩能够节约50立方米水。同时,实施节水灌溉还提高了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率,现在肥料、农药使用量仅为原来的30%,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
高效节水灌溉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现代化,对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规模化发展同样是重要“推手”。大生现代农业园是落户在谷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旁的农业大户,共承包了7000亩土地,主要为连栋大棚、玻璃温室和单体温室。笔者在现场看到,大棚内只有寥寥几名工作人员在进行管护,但辣椒、西瓜、丝瓜、茄子、番茄等农作物却长势喜人。大生现代农业园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大棚内采用了肥水一体化灌溉设备,根据蔬菜和农作物生长的不同习性,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滴灌、管灌、喷灌、微灌系统进行“输液”,让水、肥按照“指令”通过管网流进膜下滴灌带,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工厂化流水线种植。以种植江苏一号丝瓜为例,每年2月播种,从5月至11月每个月均可采摘上市供应,亩产高达2.5万斤,按每斤3元计算,收益是普通农田的几十倍。
“高效节水灌溉将大片土地整合,有效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因地制宜、统筹浇灌管理,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田适时灌溉、抗旱减灾,还能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生产力。”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宁区始终重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建设,促进全区现代水利建设步入“快车道”,改善和提高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夯实了基础,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百余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