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新模式

来源: 时间:2018-12-17 点击数:

    今年以来,清江浦区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形成“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型合作社+种养殖家庭农场、大户、农户”模式,构建集生产、加工、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延长了上下游产业链,使龙头企业有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服务对象,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降低了生产成本,周边农户在联合体参与生产,通过节本增效、入股务工等增加了收益。
    由省级龙头企业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与淮安市兴隆米业有限公司、清浦区叶思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20多家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共同组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拥有固定资产1.6亿多元,大中小型农机具200多台套,流转农民承包地6000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稻米年加工能力30多万吨。该联合体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主要提供优质的育苗基质、育秧服务、有机肥料、栽培技术指导与服务;合作社主要组织农户从事水稻栽培生产与技术推广;家庭农场应用新技术与新产品进行优质稻米生产;加工企业优先采购联合体的水稻,合理定价并定向销售。联合体内种植亩效益比散户亩效益高200元以上,联合体内农户比同区域内农户年均收入高2000元。
    据悉,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合作形成的利益共同体,是适应我国农业发展新需求的产物,在推进农村三产融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作用明显,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据悉,清江浦区农水委将紧扣该区农业产业特色,做好联合体发展指导工作,通过专题培训、观摩交流、政策引导等方式,指导农业龙头企业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主动联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制定章程、明确权利义务、确定运行机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将强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或专业大户”的形式,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体验农业、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新型联结方式,引导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长期稳定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将现有的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专项等项目资金,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内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当倾斜。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