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徐州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三方面问题
基层维权组织力量薄弱。
沛县反映全县 300 余个维权站,基本由村委会干部兼职。邳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正式人员 7 人,年龄在 55 岁以上的 5 人;下设 14 个分会,共有工作人员 50 人, 50岁以上占 54%, 35 岁以下不足 10%,且多为基层市场监督局分局工作人员兼任,维权力量薄弱。
农村消费市场复杂造成维权困难。
一是农村市场经营主体流动性较强。农村经营者多采用摆摊设点、走街串巷的方式经营,发生消费纠纷后,很难找到经营者维权。二是农村消费纠纷主要集中在食品、农药、化肥、家具用品、服装、鞋帽等质量方面,产生消费纠纷时多数需要检测,但检测成本高,消费者大多自动放弃到法定机构检验鉴定,无法继续维权。
农村消费者主动维权意识不强。
2018年沛县消费维权投诉约有 3000 余件,农村消费者投诉量占比 1/3;邳州市 12315 系统受理的各类消费投诉中,农村消费者的投诉量仅为 20%。一是农村消费者不懂维权。由于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农村消费者主要集中为老人、儿童,不懂维权,不会维权。二是不注重产品质量。农村消费者普遍认为买的便宜,只要能吃能用就行,不太注重产品质量,即使购买不合格产品也不去投诉。三是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不懂留存证据;且农村一般交易中无相关票据加以佐证,产生纠纷后,相关单位接到投诉举报后到现场无法取证,处理困难。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徐州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