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绿水稻产业,助推农业(村)优先发展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策略,宜兴因地制宜,全力做强做绿水稻产业,在稳定粮食产能的基础上,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这一中心,着力推动“两个聚焦”,构建“三大技术体系”,推进“四大示范工程”,通过科学规模经营,切实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
一、制定目标任务
确保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单产610公斤,总产2.44亿公斤以上;在良种覆盖率95%以上的基础上,扩大优良食味稻米品种占比,积极引进优新品种;大力推广机插秧及配套绿色栽培技术;推行秸秆适量科学还田,技术到位率90%以上;推进节水控肥减药行动,实现节水灌溉技术占比8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积占比85%以上。通过减肥控药,改变和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实现“263”化肥减施4%(较2015年)、农药零增长目标。
二、采取有效措施
1、把握新形势,着力推动“两个聚焦”。一是在工作目标上要聚焦质量效益。二是在服务对象上要聚焦适度规模经营。
2、紧扣新目标,构建“三大技术体系”。一是建立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二是建立防灾减灾应急技术体系。三是建立农情信息技术体系。
3、围绕新要求,推进“四大示范工程”。一是优质食味品种示范工程。二是高效种植模式示范工程。三是品牌建设示范工程。四是亮点打造示范工程。
三、提升服务水平
1、加强主导品种推广,确保良种覆盖率。主推品种为早熟晚粳武运粳31号,以武运粳30号、南粳3908为辅。
2、提高秸秆还田水平,提高技术到位率。
3、确保水稻机插质量,促进农机农艺融合。一是培育适龄壮秧。二是提高田面作业质量。三是合理密植。四是确保适期栽插。
4、提高直播种植水平,确保水稻稳产增收。一是采用水直播方式。二是精量匀播。三是适期播种。四是科学肥水运筹。五是杂草防除。六是深翻轮换。
5、确保肥料科学运筹,实现稳产和节氮。一是坚持秸秆科学适量还田。二是坚持精确施肥,实行节氮减排,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坚持推广湿润施肥、肥水耦合技术追施肥料。
6、推广精准节水灌溉,提高水浆管理水平。
7、狠抓绿色综合防控,确保稻米优质安全。一是综合运用农业防治措施。二是加强预测预报工作。三是优选用药配方。四是加强农药市场管理等。五是切实引导农户把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收尽收,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