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农民当股东 钱包更鼓了

来源: 时间:2019-04-28 点击数:

    4月9日一大早,北新镇普东村冬娟家庭农场,农场主于冬娟查看800多亩小麦的长势。“前几日刚用无人机和植保机喷洒完农药。再过一个星期,要进行第二轮施肥。”于冬娟介绍,初春时节,气温升高,麦苗容易出现病虫害,麦田要加强管理及时喷洒药物预防。尽管今年前期受到了阴雨天气的影响,但好在后期进行了多方面补救,收成肯定不会差。
    作为启东第一家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冬娟家庭农场的发展也是北新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新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已建立新型农民经营主体160家,覆盖粮食、园艺、种养结合、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多个产业。
    每天一大早,北新镇普东村的村民张亚芳就来到南通市农业龙头企业——启东市湖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忙开了。张亚芳有条不紊地把芦笋按笋尖对齐的方式拣满一把,绑上一圈紫色胶带,再统一切除根部。像张亚芳一样在湖源公司干活的80多名工人,都是本村或者周边村的村民。
    “公司成立于2017年,对接种植基地2000多亩,去年共收购芦笋70万斤。今年又新增了不少合作的农户,为了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我们给农户们提供种植所需的农资和技术,再按照统一价格收购芦笋。”公司负责人包艳阳说,除了收购本村的芦笋,公司还收购隔壁光卫村以及王鲍、海门等地种植户的芦笋,目前每天收购量达到3万斤左右。
    村集体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北新镇邦道村得到了有效探索。2017年11月,北新镇邦道村被省确定为村集体领办农地股份合作社试点,经过动员,村里200户农民将承包的853亩土地入股变身股东,创办了齐富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小麦、黄豆和水稻。
    “村里办起了农地股份合作社,老百姓最得益。”邦道村23组村民张永兴说,他在合作社入股了2亩多土地,每亩入股土地保底收入600元。如果收益好,还能有二次分红。加上在合作社打工,50元一天,光打工这项去年就挣了4000多元。“农民土地入股成了股东,都自发当起了管理员和监督员,希望年年大丰收,百姓的钱包就更鼓了。”27组村民黄志康笑着说。
(稿件来源: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发改委)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