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矢志为乡村振兴树样板

来源: 时间:2019-05-14 点击数:

    从苏州城出发,沿沪常高速一路往东,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昆山千灯出口,下高速左拐即是歇马桥村。这个地处苏沪边界的小村落,至今保留着500米长的古石板路和5000平方米的明清建筑。徒步穿过村口气派的石牌坊,一栋白墙黑瓦的江南民居映入眼帘,漂亮的砖雕门楼上刻着“松竹留芳”四个大字,这里便是浮点小院儿民宿。

李豪亮是民宿的运营负责人,千里迢迢从老家洛阳来到歇马桥村,他看中的是这里的水乡环境和发展潜力。“我们从去年底开始试运营,现在才半年时间,人气越来越旺了。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部满房,现在六月份端午节的房间都已经被定了一部分。”

和李豪亮不同,袁福荣是地地道道的“老昆山”。在喧闹的锦溪老街,有他的“三间房”。作为资深媒体人,2015年已年届五旬的他却出人意料地辞去事业编制,回到老家锦溪开起了民宿。“走进老街,穿过弄堂,轻轻推开门,眼前是小院,院内有几间小屋。这是我一闭眼就入的梦景。离家几十载,走来走去也走不出古镇。古语云‘好男儿志在四方’,而我却整天琢磨着怎么能在老家弄上几间小屋。”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如此写道。

《从此,我与锦溪长相厮》《我在锦溪等你》《弄堂,是锦溪流淌的另一条河》……离开了媒体单位,袁福荣仍笔耕不辍,一篇篇文章展现的不仅是他对家乡的热爱,更是对未来的期望。而这大隐隐于市的“三间房”,也成了他人生和事业的新起点,他说,“打响人文和生态两张牌,农文旅融合,我们锦溪乡村振兴必定大有作为!”

袅袅炊烟生,枕河烟火味。不仅是千灯歇马桥村,巴城武神潭村、周庄香村、锦溪计家墩村、张浦金华村、淀山湖六如墩村……这些或名声在外或“尚在深闺无人识”的村落,成为人们放慢生活步伐的诗意栖居之地,让每一个到达的人,不仅仅是在这里住一宿,也感受到沉浸式的乡愁。

35年前,以自费开发为起点,昆山开启了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商城市飞跃的传奇。35年后,阔步行进在“打造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新征程中的昆山,又精心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作为连续14年登顶全国百强县之首的“第一标杆”,昆山主动对标更高“坐标系”,矢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奋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打造“昆山样板”、提供“昆山经验”。

谋定而后动!今年一开春,昆山各地乡村振兴动作频频:

3月26日,在郁金香荷兰风情园,2019巴城镇推进乡村振兴暨第四届巴城郁金香文化节绽放开幕,一场以踏青赏花、户外休闲、乡村体验等为重点的郁金香盛宴进入高潮;

3月28日,张浦镇金华村与田园东方集团成功签约,双方将以“田园客厅”为载体,以农、文、旅结合为产业核心,打造集农事体验、艺术田园、乡村众创、亲子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

3月29日,在千灯大唐生态园,2019千灯第十一届江南油菜花节热闹开场,八方游客欢聚大唐生态园,共赏千亩油菜花海,体验别具一格的腔调“农情”;

4月1日,周庄水乡风车季启动,邀请海内外游客到香村祁庄漫步田间踏青赏花、去农家乐尝地道春味、亲身体验农事感受劳作的喜悦、入住“年代秀”民宿追忆年华;

4月19日,“锦溪-昆山杜克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签约揭牌,双方通过校地对接合作,昆山杜克大学将为锦溪镇的乡村振兴与人文科创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撑;

……

春光五月,驱车穿梭于昆山城乡之间,都是一样的漂亮民居,一样的绿树成荫,一样的灿烂笑容。走进金华村,满眼皆绿,处处皆景。村委会旁的牌子上,“金华村,全国文明村”的字样十分显眼。沿着绿树掩映的村道往里走,枕河而居的民宅都是清一色的白墙黑瓦、清清爽爽,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

“金华村经济比较强,但结构相对粗放,土地资源紧张。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现有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转型升级。”金华村党委书记瞿桃林介绍说,近年来,金华村重点做好“特”字文章,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次牵手田园东方,就是要依托生态景观、腊肉产业、民俗文化三大文旅要素,建设田园综合体,形成农业支撑文旅、文旅带动农业、就业岗位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的互动链条。”

昆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鲁勇告诉记者,虽然昆山的农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但农业不仅有保障功能,还有生态功能、休憩功能,昆山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实施田园综合体、农业龙头企业、高效农业等乡村振兴“十个一批”重点项目,让农业成为有竞争力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有凝聚力的家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在方向上不能有“偏差”、在行动上不能有“温差”、在成效上不能有“落差”;抓紧实施一批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乡村振兴项目,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固底板、补短板、树样板,实现乡村振兴从“栽盆景”向“树风景”转变……4月28日,昆山举行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肯定了昆山乡村振兴的阶段性成果,但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比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近期通报的苏州一季度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督查考核情况中,每个市抽查1个镇5个村,昆山得分很不理想。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在大会上直言:“其他地方干不好可以找财力不够的借口,但昆山不行,这是态度问题。我们的干部必须要有紧迫感、压力感,以直面问题的勇气、攻坚克难的决心、奋勇争先的干劲,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在杜小刚看来,敢于争先、勇于率先是昆山始终秉持的价值追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昆山必须在推动产业兴旺上再发力、在推动生态宜居上再用劲、在推动乡风文明上再深化、在推动治理有效上再提升、在推动生活富裕上再聚焦,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