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新收获小麦质量优良
来源:
时间:2019-07-30
点击数:
4月下旬至7月中旬,泰州市粮油质量监测所组织开展2019年夏粮小麦的质量调查和原粮卫生安全监测。本次监测在全市共设立监测采样点58个,采样原始样品58份,制备各类单项检测样品348份,检测获得各类数据2592个。
检测数据显示,2019年度我市生产小麦质量好、卫生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要求。与历年监测结果相比,今年我市小麦质量最好,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质量指标好。根据GB1351—2008规定小麦以容重定等,等级分一至五等,容重≥790g/L为最优等级一等。经检测,全市58份小麦样品,容重最高为834g/L,二等以上小麦占86.2%,平均容重接近790g/L。不完善粒均值3.3%,远低于优质小麦6.0%限量要求;杂质平均含量0.6%、低于国标1.0%限值要求,质量指标整体优良。
二是真菌毒素含量低。呕吐毒素(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为泰州市小麦易感染两种真菌毒素。人畜摄入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并导致呕吐、腹泻反应迟钝等症状。国家标准对小麦中DON 限值≤1000μg,ZEN限值≤60μg。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泰州市小麦呕吐毒素(DON)含量最高为500μg,最低0μg,均值仅为59μg,远低于国标限值,指标合格率100%;玉米赤霉烯酮(ZEN)均值10μg,远低于国标限值,合格率100%。本年度小麦真菌毒素含量低,主要得益于生长阶段管理到位,小麦扬花期间阳光充足、雨量较小,气候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繁殖。
三是未受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本次监测的马拉硫磷、敌敌畏、毒死蜱、三唑磷、乐果、久效磷和甲伴磷等7种有机磷农药,均未检出。监测的总砷、铅和镉等有害重金属元素4种,结果为未检出或测出值均低于相应国家标准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