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部署水稻病虫害防控新举措

来源: 时间:2019-08-05 点击数:

    盱眙县根据省市安排部署,积极加强监测调查,强化技术指导,开展科学防治,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疫情扩展和蔓延。
 
    1、加强疫情调查监测。建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县、镇街、村联合监测与防控工作机制,对辖区内的杂交稻种植区、曾发生过疫情的田块及村组周边组织开展全面疫情普查,查清疫情的发生分布。对发病田块及周边区域开展定期监测,准确掌握疫情发展动态。
 
    2、加强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开展多渠道宣传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性,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农民防控的主动性。及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群众合理用药,开展科学防控,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3、切实开展疫情防控。及时封锁发病中心,发现零星病株或初见发病中心,立即喷药封锁,如果遇气候条件利于发病,应进行全田防治,并对周边田块喷药保护。科学施用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噻森铜、噻菌铜、解淀粉芽孢杆菌等药剂。在露水干后进行喷雾,间隔期为5~7天,连续防治3~4次,农药交替选择使用。防治后遇雨要及时补治。加强肥水管理,做好栽培管理,配方施肥、浅水勤灌,杜绝串灌、漫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同时,要严格检疫措施。植物检疫机构要严格产地检疫,严禁发病田留种;发生区的稻种、稻谷,须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对外地调入的稻种,加强复检;发病田的稻谷要单收、单加工,对谷壳、秸秆及附近杂草统一进行销毁。
 
    4、切实开展疫情防控。及时封锁发病中心,发现零星病株或初见发病中心,立即喷药封锁,如果遇气候条件利于发病,应进行全田防治,并对周边田块喷药保护。科学施用药剂,可选用噻唑锌、噻森铜、噻菌铜、解淀粉芽孢杆菌等药剂。在露水干后进行喷雾,间隔期为5~7天,连续防治3~4次,农药交替选择使用。防治后遇雨要及时补治。加强肥水管理,做好栽培管理,配方施肥、浅水勤灌,杜绝串灌、漫灌,避免病田水流向非病田。同时,要严格检疫措施。植物检疫机构要严格产地检疫,严禁发病田留种;发生区的稻种、稻谷,须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对外地调入的稻种,加强复检;发病田的稻谷要单收、单加工,对谷壳、秸秆及附近杂草统一进行销毁。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