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为卷砼为墨,书画美丽新农村
来源:
时间:2019-08-09
点击数:
近日,句容市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获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认可,给予1000万元财政资金增补,批准开展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
此次获批的建设试点在我市乡村振兴试点何庄村。该项目建设面积1万亩,目前资金筹措已达2125万元,加上此次获批试点增加的1000万元,总投资将达到3125万元,亩均投资标准达3125元。该项目将作为我市首个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工程。
一、学习亚夫精神,把文章写在农村大地上
习总书记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一米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句容市委、市政府以高度政治站位和大局意识,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历史责任和使命。发扬亚夫精神,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要抓手,确保粮食安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当时称为中低产田改造,每亩投入量为350~800元,建设标准很低。自2010年起,高标准农田占比进入省级农业基本现代化八项工程考核指标,我市占比长期在全省排名垫底。句容市为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围绕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以“高新区”、“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为重点,统筹考虑各类农田建设资金,集中力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统一领导,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创新管理,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的规模开发、连片治理,建成了一批规模大、配套全、效益高、生态优的高质量高标准农田。通过农委、国土、发改、水利等多部门共同努力不断追赶,至2018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5.38%,跃居全省中游水平(镇江排名第2,全省排名39位)。
“三个强化”助力,“六个坚持”护航,句容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驶入快车道
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稳定推进,句容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三个强化”,践行“六个坚持”,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
“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成立了由市分管领导任总指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总指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各项目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项目指挥部,专门负责项目建设现场协调推进工作。二是强化资金配套保障。根据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镇政办发〔2017〕166号)文件要求,通过人大审议和政府批复,在相关部门预算中全额落实2017年我市郭庄镇高标准农田项目1万亩的2000万元配套资金,亩均投资标准达到了3500元/亩。三是强化目标考核。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0%以上。市委、市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入全市农业农村综合考核的内容,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等单位定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督查,督查情况及时通报。
“六个坚持”:一是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二是坚持科学规划设计,统筹布局。对全市农业资源禀赋状况进行摸底排查,落实2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结合全市规划和乡镇意见,制定《句容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三是坚持乡镇作为项目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句容市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实施规划(2016-2020年),将每年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和乡镇,以各镇政府为建设主体。做到谁受益,谁申报,谁管理,谁验收,谁负责,使权责一致。四是坚持规范化管理项目。工作中严格执行公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审计制、第三方验收制。建立建全了主管部门、乡镇和村组三级项目施工监督检查体系,每周在监理部召开由监理单位、项目所在镇、村相关业务人员、施工单位、监管单位组成的“四方”碰头会,监理每周上报建设进度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五是坚持严把项目计划变更关。计划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红线。乡镇和实施单位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计划和方案实施,不得随意调整、变更项目建设内容。六是坚持解放思想,完善管理机制。在广泛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制定出《农开项目监理管理办法》和《农开项目管理操作细则和风险防控办法》。
二、富民强村,条条新路勾勒出美丽新农村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针对农业生产最薄弱的环节,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渠全面配套,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基本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以往因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老百姓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时,用水及机械下间作业相对困难,通过项目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为项目区群众心目中的“民心工程”。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项目区亩均新增粮食和其他作物产能82.99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每亩200元,促进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因地制宜,丘陵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得益彰
句容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貌,“五山一水四分田”的特点让句容素有“金陵御花园”的美誉。句容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丘陵开发有机结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了一批产业鲜明、风景优美的农业园区,例如:以乡镇为主体整合资金,连续投入,规模开发打造了句容市茅山镇丁庄葡萄大观园,使茅山镇成为全国有名的葡萄特色小镇。白兔镇应时鲜果产业园区一直是我市传统的鲜果采摘、农业休闲观光园区,通过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丘陵山区开发项目,使得园区农业设施进一步提档升级,擦亮句容“中国草莓之乡”名片。天王镇“那田山水”园区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成为农旅精品路线上又一亮点。天王镇唐陵村以项目为抓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提高村集体苗木基地园区道路标准,推动乡村自然资本的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田畴为卷砼为墨,书画美丽新农村,农民富了,农村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覆盖让句容广袤的农村大地换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