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重点打造“中国·江村”特色田园乡村品牌
“江村”一词,因80年前费孝通先生的著作《江村经济》闻名,该书以吴江开弦弓村为原型,打开了中外学界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近年来,吴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扩大江村概念内涵,建立“中国·江村”品牌,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龙头,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根基,凝聚共识,积极作为,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群发展,致力打造“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一是强化战略思维,江村发展明方向。提出“一带一区、一镇一园”示范引领总体思路,统筹发展区域层面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重点打造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编制长漾滩特色田园乡村统筹规划、环长漾带旅游专项规划、环长漾农业产业规划等,为建设示范区指明方向。二是突出机制建设,江村建设树品牌。出台《吴江区关于进一步健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机制的意见》、《苏州市吴江区推进乡村民宿(农家乐)发展实施办法(试行)》等,并依据《苏州乡村建设负面清单手册》配套制定防控措施,发布了“中国·江村”吴江特色田园乡村专属logo及《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手册》,提高区级财政资金补助标准,研究村庄项目标准化建设管理模式,制定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导则等文件,从正反两方面引导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理念,建立品牌示范、打造样板效应。三是注重全面发展,江村振兴提质效。在编制和落实特色田园乡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上位修编村庄规划,下位编制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乡村旅游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组建多种经营主体,成立文旅公司、资源管理公司等,对片区内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引入知名社会文旅品牌,共同发展。组建多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传统优势,探索一二三产业联动机制,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群众参与制度,推行乡村建设村民义务监督员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发挥乡贤作用,开展“乡风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比活动,引导村民深入参与长效管理,逐步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