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土仑:“书记项目”助力薄弱村脱贫

来源: 时间:2019-08-30 点击数:

    “到明年5月,估计基地里的碧根果就能挂果上市,产生效益了,我们6个村能抱团发展碧根果项目,多亏了上级部门的扶贫资金以及‘书记项目’的全力支持。”近日,沈土仑镇沈顾果蔬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金才向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扶贫这条主线,联合6个经济薄弱村打造出千亩碧根果项目,参股的6个经济薄弱村每年实现股金分红20.8万元,两年共带动1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镇党委书记杨蓓说,为促进更多产业扶贫项目落地,沈土仑镇在全镇复制推广“党建+扶贫”产业发展模式,聚力打造“党建扶贫综合体”,并将其确定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全力推进薄弱村脱贫。
 
 
    沈土仑镇党委依托具体实施碧根果项目的沈顾果蔬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建立联合党支部,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16名,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镇长兼任党支部书记,联合投股的6个经济薄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支部委员。联合党支部成立以来,正常开展“三会一课”,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学习8次,举办碧根果栽植和管理技术培训班3期,有针对性地向党员群众传授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
 
 
    为统一发展思路,健全运行机制,联合党支部牵头建立了合作社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在合作社推行事务联议,形成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难事共理的议事格局,协商解决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选择碧根果生产基地时,参加议事的人员经过反复筛选和比较,最终形成决议,将生产基地选择在交通条件好、耕地面积大、田间设施配套条件好的沈北村。”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俞春华向记者介绍道。
 
 
     俞春华说,合作社通过议事制度,整合了6个村上级帮扶资金208万元,统一用于项目的前期投入,有效化解了“有项目没资金,有资金没项目”的矛盾。为解决技术管理难题,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担当长期技术顾问,探索建立技术联管体系。“我们每年都组织支部委员到省农科院学习三四次。前不久,我和其他3名支部委员到省城、泗洪学习了3天,主要学习了栽植和果树修剪管护技术。”孙金才向记者介绍道。
 
 
    沈南村支书陆祥东也是合作社支部委员,他告诉记者,该村利用上级帮扶的30万元资金,加入沈顾果蔬合作社。村里领了六分之一的碧根果地块进行管理,他和村里其他几名干部双休日都到基地,整枝、施肥、清杂草,忙得不亦乐乎。“明年开始就有收益了,正常一棵树挂果40斤,一亩田收入在8000元,这样就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陆祥东对此自信满满。
 
 
    项目有了、资金有了,联合党支部一班人围绕“怎么干”,提出了“村社一体、合股经营,有序参与、收入分红”的思路,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促进要素向项目“洼地”流动,着力形成推动扶贫产业发展的聚合效应。将上级帮扶资金转为股金,注入到沈顾果蔬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以1万元为一股,实行按股分红。与此同时,对照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争取到省级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200万元,市配套资金40万元,省级林果产业项目资金50万元,增强“书记项目”的“造血”功能,实现党建与扶贫的良性互动。对于流转土地的农户在获得每年每亩1000元土地租金之外,平时用工以入股农户和贫困户优先,每人每年可增加务工收入1万多元,入股农户既享受分红,又增加了劳务收入。沈北村68岁村民邵加强以10亩田入股,每亩田每年可获得1000元土地租金,老邵的妻子全年在合作社里打工,薅草、整枝、做杂工一样不落,一年能挣得2万多元工资。待碧根果挂果收益后,老邵家还可以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现在的党委政府一门心思在引领我们村民发家致富,帮助我们脱贫啊。”老邵现在逢人便夸。
 
 
    联合党支部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为己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沟通协调作用,联合6个村抱团闯市场。碧根果生长周期长,3-5年后方能挂果见效。为解决前期“有投入无产出”的问题,有效化解经营风险,联合党支部最终达成发展林下经济共识,并成立党员示范岗,普通党员认领、承担资金筹措、场地建设、养殖技术、市场对接等方面的责任。全年套养肉鹅、种鹅5万多只,预计可获得收益120万元。此外,围绕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的打造,联合党支部还对今后果实深加工的路径进行谋划,增强共闯市场的能力。
 
 
    今年3月,沈土仑镇建立青年创业中心,成立了伦佳香农产品销售公司,注册“伦家香”商标,对村集体领办的“一村一品”产品统一品牌标识,实行线上线下销售。此外,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多方展示碧根果项目的发展成果,定期邀请领导、专家和农户到基地参观调研,提出意见和建议。拍摄以“碧根果种出致富路”为主题的微电影,举办成果图片展,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今后,还将加强对外招商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该镇将碧根果项目划分为6个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明确6个村的支部书记为网格长。制定考核激励办法,发挥业绩考核“指挥棒”作用。此外,该镇党委还将与“书记项目”相关联的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年初完善和分解考核指标,把脱贫工作实绩作为党员干部选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倒逼党员干部自我加压,以考核推动扶贫工作开展,以业绩体现脱贫工作成效。
 
 
    “‘书记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也探索出经济薄弱村脱贫新模式,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水平,提升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镇长房宝才说,一是探索出一套工作法。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强化示范引领,突出以强带弱,有效提升了基层组织组织力,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六路并联”工作方法。二是催生出一批产业。今年以来,相继建成了以村集体领办的白玉枇杷、“苏翠一号”梨、天鹅绒紫薇、冬桃、蒲公英等一批新的扶贫项目,全镇13个行政村年底前都将有“一村一品”项目。通过未来几年的不懈努力,全镇将建设成为林果产业特色小镇。三是锻炼出一支队伍。“书记项目”工程的稳步实施,为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助推支部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推动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关系不断融洽。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