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发力,四季江宁处处景

来源: 时间:2019-09-18 点击数:

    从过去“一枝独秀”的“金花村”到如今全域皆美景;从废弃矿坑、城市伤疤到享誉海内外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从2015年申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今年9月,我区顺利入围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引下,我区紧扣“聚焦改革创新、织造幸福江宁”这条主线,持续擦亮生态名片,积极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用全域发力迎接“大众旅游时代”,为游客织造“幸福”。

    美丽乡村“盆景”变“百花园”

    山路转弯处,一片风景,青山绿水间,一杯清茶……走进黄龙岘,未饮茶时人已醉。从封闭落后、交通闭塞、名不见经传到现在的“金陵茶文化村”,黄龙岘的转型和蜕变是我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2011年,我区率先启动“金花村”建设,谷里的“世凹桃源”、横溪的“石塘人家”、江宁街道的“朱门农家”等“五朵金花”陆续开门迎客,青山绿水释放出生态红利,村民们也享受到天然美景的“福利”。随后,围绕“四变兴农、五新强村”的工作主线,全面推进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装扮出黄龙岘、大塘金、徐家院、佘村等一大批旅游示范村。我区还突出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南部山水的特色,有序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盆景”变成“百花园”,初步实现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其中,黄龙岘、石塘人家等成为国家级的美丽乡村典范,一系列特色民宿、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成为江宁旅游的“爆款”产品。

    挖掘特色,旅游地标相继亮相

    初秋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内游人如织,可谁曾想到,这里之前是一座巨大的矿坑。利用供奉佛顶骨舍利的契机,牛首山巧用矿坑建成地宫,“藏地宫、补天阙、现双塔”,如今,“双塔护卫地宫图”已经成为江宁旅游的新地标。

    除了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汤山国家级温泉度假区也享誉海内外。汤山上亿年的地质变迁孕育了优质的温泉资源,但此前14口温泉井全部藏在“深闺”,氛围不浓、体验不足成为不少游客的共同感受。“打开泉眼,让汤山温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提升游客体验。”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打开泉眼,他们还引入了房车露营基地、紫清湖森林温泉等一系列“温泉+”项目,今年新开放的汤山矿坑公园又为汤山旅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巧施妙手,将废弃荒凉的宕口,建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和彰显城市特色的名片。

    立足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卓越的生态本底,近年来,我区先后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地质公园和湿地公园3个,国家等级景区1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26个,数量位居江苏前列。

    做足“旅游+”文章,走出全域旅游产业振兴之路

    今年4月举办的春牛首马拉松,不仅是一次体育界的盛典,更是一场“体育+文化+旅游”的狂欢,让江宁山水风貌尽情展现。自2016年首度亮相,春牛首马拉松如同一座桥梁连通起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传统民俗、历史文化……不但成为万千跑友眼中的新宠儿,更成为推介江宁全域旅游的闪亮新名片。位于横溪街道的溪田田园综合体流传着董永与七仙女的美丽传说。园区内,处处可见“七仙元素”,七仙福田、七仙书屋等景点,向游客细细讲述着七仙女的爱情故事。

    全域旅游应当全域都是风景美景、全域都有亮点卖点。为此,我区按照“旅游+工业、农业、文化、生态、科技、教育、体育、医养”等“1+X”的思路,整合与开发并重、优化与创新同步,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旅、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具有浓郁“江宁味”的拳头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产品量质双提升,切实把江宁旅游资源“聚宝盆”转化为旅游产品“万花筒”,释放出旅游与产业联动叠加新动能。

    如今的江宁,西有生态旅游廊道,黄龙岘、大塘金等美丽乡村和银杏湖、牛首山等龙头景区串珠成链;东有“世界著名温泉小镇”,汤山七坊、汤家家等与百联奥特莱斯、紫清湖旅游区优势叠加;中部的湖熟、淳化正朝着“大都市近郊水乡田园旅游示范区”迈进,城与乡、景与村的“合纵连横”已经从一张蓝图变成实景。我区还推出了温泉康养游、文化体验游、乡村休闲游、红色教育游、四季赏花游等16条精品旅游线路,并根据时节打造了“春牛首、夏田园、秋菊花、冬温泉”旅游品牌,以及银杏湖之夜、杨柳湖上元灯彩、汤山夜温泉等独具江宁特色的四季游线和夜游产品,一年四季季季有景、季季有节,让全域旅游处处留客。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