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路建设助力江宁乡村振兴

来源: 时间:2019-09-20 点击数:

    江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的指示要求,创新农路建设理念,打造“宁径织美”农路品牌,让农村路变成一条条发展与保护、环境与财富、人与自然和谐互促的绿色发展之路。
    自东山街道佘村社区的“龙出没”漂流项目运营以来,已吸引三万多名游客打卡。“没有畅通的农路就没有这个项目的落地。”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佘村多处废弃矿坑被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摄影爱好者青睐。如何使“网红”效应变成“经济”成果?佘村社区在东山街道的指导下想出了开发矿坑漂流的“金点子”。区交通运输局根据乡村发展需求,把农路建设与废“矿”复绿相结合,修建了主路花冲路和两条分别通往村庄和山顶的三水塘路、村西路,与佘村社区一起把“矿坑”变废为宝,有效助力了乡村产业发展。
    “道路不通,人流就进不来。”采访中,“龙出没”漂流项目负责人黄海强坦言,项目洽谈期间他们将道路视为重要考量因素,如今,一条条道路相继通车,他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佘村的农路建设让矿坑变景点,这也是我区打造“宁径织美”农路品牌的一个缩影。据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开始,我区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一县一品牌、一区一特色”创建任务要求,确定“宁径织美”为江宁农路品牌,将打造科技美径、创新美径、风景美径、产业美径“四美”宁径作为品牌特色和发展路径,着力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在创新美径的打造中,我区主动创新思维,把农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产业创新相结合,用农路推动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佘村农路的建设是“宁径织美”农路品牌在助力江宁特色田园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上佘路“穿”上了沥青,原本一个小时一班的公交车发车频次提速到15分钟一班,村里出租车也多了起来;板汤线通车了,串联起江宁全域旅游东部线上的各个景点,家门多了很多来“小川藏线”打卡的游客……近两年,村里规划改造农路多达21条,这数字变化的背后,农家小院里的小汽车多了起来,村民创业的热情更高了,农家乐红红火火得开了起来,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
    农路犹如一条条金丝带把一处处山水资源串联成线,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