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聚宝阁”

来源: 时间:2019-10-18 点击数:

    近年来,邳州市戴庄镇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系统化运用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的“听讲干享”群众工作法,引导群众算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笔账”。如今,全镇美丽乡村建设展新颜,土地规模经营有成效,干群关系风清气顺,共谋加快发展新路径。

10月初,戴庄镇依西村村民王修楼正在乡亲的帮助下拆除自家的房子。曾经,老王一家占用乡道边的公共地,一住就是十几年。为了做好老王的工作,村党支部书记康力提前谋划,给他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内划拨宅基地,还帮助申请了10万元的建房贷款。“家里人有了好去处,心气也顺了不少。”老王说。

结合实际,戴庄镇公共空间治理突出五个重点:清理白色垃圾,清理边坡种植,清理黑臭水体,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杂树杂草。紧盯三个重点部位:村出入口,村主次干道及重点环线。要求达到村庄干净、巷道通畅、可视范围内整洁有序的目标。

坚持把公共空间治理作为破解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有效抓手,截至目前,戴庄镇已拆除乱搭乱建房屋400多处14.6万平方米;清理下水道30公里,拆除占道厕所327个。全镇共清理违规合同、显失公平合同583份,清理边坡沟堰12.6万米,清理汪塘420亩,清理出集体土地8300亩。

持续推进公共空间治理,戴庄镇开始把土地规模经营、宅基地合理化利用,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最大限度保障公共收益由公众共享,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营子村紧邻310国道、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禹王山抗战遗址旅游风景区。把村庄公共空间治理和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结合起来,营子村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职业化”,以“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生活方式转变”,广征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用镇村指导、统一规划村民自建的模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营子村开展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难度更大。“难点多,类型复杂,各种诉求、各种历史遗留混杂。”村党支部书记李波下定决心,刀刃向内,先拿自己开刀。首先做通并拆除自己兄弟二人所拥有的房子。

如今,在占地57.76亩的新型农村社区内,村民即将住上“楚韵汉风、诗意田园”的三层框架结构房屋。居住区突出“六同步”“八配套”,同步建设水电路气网绿6类公共设施,配套完善文教卫体商养金旅8类公共设施,还建设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卫生医疗等设施。

“水不漫到脚面,就不知道难受。”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戴庄镇坚持收益由公众共享。

戴庄镇境内山区多,非确权土地很多。经过对全镇17个山头坡地进行清查摸底,初步统计有山头坡地1.2万亩,合法、合规发包9600亩,还有2400亩被私人侵占。以营子村为例,治理后腾出的80亩土地与原土地相联,形成1200亩的桃子、石榴、板栗等水果采摘种植基地,同时预留50亩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通过加强产业配套,做大做强产业,确保集中居住的群众除了土地流转的工资性收入和集体分红之外,还能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利用公共空间治理的收入,投入群众反映集中的道路修缮、路灯安装、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让群众共享落到实处。

目前,戴庄镇新上产权交易平台71件,成交面积11387亩,成交金额9263万元,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全镇正在实施整村、整组土地规模经营,成立16家农业发展公司。提高科技型、高端型农业项目带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顺利实施蝴蝶兰花卉二期扩建工程,1.6万平方米具有输美标准的钢结构厂房建成投产。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0万元,村平均收入26.8万元。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