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鲍集镇防控廉政“污染源” 助力脱贫攻坚
盱眙县鲍集镇位于江苏省扶贫开发重点片区——西南岗片区,辖区内33个村居,共有经济薄弱村4个,目前仍有一般贫困户164 户512人。今年来该镇多措并举,加强村居重点权力运行监督,细排腐败风险点,夯实责任、加强廉洁教育和作风整治,从源头多方面防控扶贫领域廉政“污染源”,以精准监督助推精准脱贫。
层层夯实责任,保持“治污”常态。乡村治理有效,干部是关键。该镇根据中央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精神,调整村居党支部书记4人,把受过刑事处罚的9名村干部清理出队伍。借助镇党委书记上党课,周一例会、开展述职评效等活动,督促村居书记履行好主体责任。镇纪委配合党委常态化约谈软弱涣散村的驻村班子,督促各驻村班子落实好“一岗双责”责任,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局面。科学运用第一种形态,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约谈、批评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第一道防线。今年来,共对56名党员干部实施了提醒谈话。
廉洁教育多样,提升“治污”本领。利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青年党员到敬老院、老党员家,适时开展家风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淮安德园廉政教育基地、黄花塘新四军纪念馆,开展情境警示教学,效果显著。镇纪委负责人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家访等活动。镇纪委委员人人走上讲台,深入学校、村居和企业开展党规党纪宣讲,通过列举身边的腐败案例,普及党规党纪知识,形成良好的廉洁氛围。纪检监察干部现场受理投诉举报,与群众面对面开展互动,为打通反腐“最后一公里”作基础。
加强“两为”整治,彰显“治污”成效。围绕脱贫攻坚战,该镇实施了鲍集圩行蓄洪区移民迁建工作,涉及7个村47个村民小组,搬迁对象近2800户,其中整体搬迁5个村,户均补偿12.65万元。由于迁建工作时间短、参与人员杂、补偿资金多,该镇纪委对迁建全程监督,细排腐败风险点,监督党员干部履职尽责。针对村组干部违反规定,及时予以制止,并在全镇作通报批评,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党员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后来有少数不明事理群众给省委书记信访举报和集体司法诉讼中,经受住了多次调查和审判,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在虾稻共生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镇农经站完全信赖招标代理公司,致使扶贫资金脱离监管,幸亏代理公司负责人私刻假章被公安机关及时抓获,否则扶贫资金很有可能被骗取,镇纪委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分别给予党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