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工作
近年来,江宁区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精、调、改、替、轮”为路径,重点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轮作休耕、水稻侧深施肥、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水肥一体化等措施,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工作,促进农业绿色发展。2018年,江宁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6%,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削减6.52%。
积极推动施肥方式改变。江宁区重点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机械侧深施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先后在湖熟和汤山街道开展缓控释肥机械侧深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示范面积400亩,辐射推广面积达2万亩。同时建成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示范区9个,面积达1301.67亩,做到肥水同步,精确灌溉施肥,肥料利用率大幅提高,同时减少因施肥带来的面源污染。
大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仅去年财政补贴应用商品有机肥近万吨,示范施用有机肥20.5万亩,带动全区年施用各类有机肥达20万吨,不仅稳步推进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而且有效减少了化肥用量,改善了农产品品质,累计认证绿色食品75个、有机食品34个,种植业食用农产品“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产量比重达55.6%。
稳步推行轮作休耕,近3年来轮作休耕面积8.60万亩,让疲惫的耕地“喘口气”,减少化肥施用44%,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升,真正实现“藏粮于地”。
江宁区土壤肥力评估报告显示:通过实施土地“减肥”,土壤有机质由2009年的21.5g/kg增加至25.46g/kg,增幅18%,而且有效磷成倍增长,土壤养分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