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壮志村念好富民强村“三字经”
深秋,一群群游客在春华秋实的果林间嬉戏,在碧波荡漾的河道边垂钓休闲……走进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壮志村,放眼望去,是成片的高效农业园,平坦的水泥道路……
5年前,谈起农业家底,壮志村民都止不住摇头: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较大,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生产结构单一……短短5年时间,壮志村从原来年村营收入10多万元到去年113万元,再到今年半年就有近百万元。“我们在富民强村上有套‘三字经’,就是‘引、创、游’。”壮志村支部书记俞桂群说。
“引”花项目——村民有了工资性收入
南通康康花卉有限公司,运输车辆络绎不绝,这些货车来自上海、南京等地。连栋大棚内,工人们“连走带跑”,清点货车所需的盆花,搬运上车,忙得热火朝天。项目负责人康传军告诉我们,“这些工人都是村里的百姓,他们在土地流转后,就到公司里帮帮忙,除了每亩千余元的土地租金,他们一年工资也有三四万元。”
2017年年底,康传军从同行的手中接过大棚花卉项目,项目总投入近1亿元,流转土地300多亩。生态园由数十个温室大棚组成,每个大棚都配备了内遮阳、湿帘、水处理系统、花卉播种机等管护设备,种植的瓜叶菊、金边吊兰、蒲包花等草花、盆花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这些花草销往上海、山东、安徽、浙江等地,每年在上海市场的销售额就超过1000万元。
尝到了招商引资的甜头,壮志村人纷纷走出去,玫瑰精油种植基地、果汁鲜果品、“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一个个外来项目落户壮志村,村营收入逐年提升,有300多个村民走进“鲜花丛中”,人均月工资超过2500元。
“创”小农场——22个现代农业项目富民
在沙子上种草,这是壮志村村民季储俊的创业项目,他在70多亩的土地上铺满沙子,种上草,让“沙漠”变成了绿洲。
在外打工10多年,季储俊决定自己创业。他利用在北方务工的机会,学会了沙地种草。“在沙子上种草的优势很明显,不仅无杂草,而且草坪的密度很好。”带着这种新技术,季储俊回到家乡,投资了100多万元,流转土地200多亩,成立了海安宏武家庭农场。创业初期,凭着这70余亩的草坪,他就实现了年收益20万元。
“我们村在招引外来项目的同时,呼吁村里的能人创业。只要有村民想致富,我们便会帮着他们流转土地、办理手续,让他们只要忙生产就好。”俞桂群介绍,“目前,我们村村民创业的现代农业项目达22个,我们还在不断争取政策,让更多的村民用创业带动就业,一起奔小康。”
“游”村风光——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次
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在壮志村蓉和怡心园里,总能看到一辆辆大巴载着游客,或几户人家相约驱车前来。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说:“这个江海地域风情的农家观光体验特色项目很多,是远离城市喧嚣、放飞心情的理想场所。”
“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这是壮志村一个响亮的招牌。壮志村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建成蓉和怡心园、顺栋园林、康康花卉生态园、阡陌农业园、耀康生物等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点,园区内汇集了科普、休闲、采摘、垂钓、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元素,形成了“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观雪”的风情四季游,促进了全村农业的转型升级。
去年一年,壮志村迎来游客近10万人次。今年截至9月底,游客总数超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