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供销新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前言:按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传方案的部署,中华合作时报社自 8 月起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起主办了 2019“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系列论坛”。继河北唐山、山东青岛、江苏江阴三站论坛成功举办后,第四站于 11 月 8 日—9 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举办。新沂市供销总社作为江苏唯一一家县(区)社参加了此次论坛,新沂市供销总社党委书记、主任沈士才应邀做了题为《新时代新供销新担当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发言。全文如下:
上世纪后十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供销社专营的商店、农资等经济实体全部放开,基层社承包经营,社有企业陆续改制,新沂市供销社濒临崩溃的边缘,系统一直处于“一穷、二白、三级残废、四不像单位、五马分尸、六亲不认”的状态。“一穷”,每年刚性支出缺口大半;“二白”,基层供销社经营范围几乎空白,服务内容几乎空白;“三级残废”,市社机关指挥不灵,镇级社瘫痪无力,村级服务没有腿;“四不像”,单位性质既不是行政、事业单位,也不是企业、社团组织,无法人机构登记;“五马分尸”,供销社的资产,在改制过程中,通过职工身份置换、抵偿、抵押、拍卖、开发等形式几乎处置完;“六亲不认”,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人社、编办、财政、商务、发改、农业等部门对供销社的人员编制、法人登记、经费来源、单位职能等不予认可。面对困境,新沂市供销人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供销精神,咬紧牙关、负重奋进,积极调整经营结构、探索供销社改革路径。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和徐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系统改革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新沂市供销总社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攻方向,砥砺前行,奋勇拼搏,成效显著。2018年,新沂市政府召开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暨开放办社现场会;新沂市机构编制委员会设立新沂市供销合作总社为新沂市人民政府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9年7月,新沂市供销合作总社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2019年1-6月,全系统农资销售额同比增长8%,农副产品购进额同比增长9%,实现农资市场交易额6亿元;全市17家基层社实行开放办社,为农服务步入新阶段。新沂市供销总社的具体做法是:
一、高举“一面”为农服务大旗,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和生力军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文件精神,结合新沂实际,市委市政府2018年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春风,注入了新动能、激发了新活力,全系统改革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至2019年6月,全系统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5家,实行开放办社基层社17家,领办为农综合服务社149家、专业合作社130家,创建“三体两强”基层社2家、“农综社”1家。完成22家省定经济薄弱村综合服务社提档升级、160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工作。全系统实现土地托管1.8万亩,粮食银行代存储农民余粮6000余吨,年测土配方施肥亩数达2万亩,初步建立了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和生力军。
二、落实“双线”运营,比翼双飞大发展
按照全国总社、省社要求,着力构建供销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2018年11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市供销合作总社全额拨款事业人员编制12名,赋予供销社指导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和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城乡市场等职能,2019年7月新沂市供销总社第七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建立健全了“三会”制度。
为贯彻社企分开的政策要求,2017年4月成立了新沂市供销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新沂市供销总社全资企业,拥有固定资产约2亿元,经营项目包括旅游产品及项目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合作社养殖、水产品加工及销售等。目前,以供销实业公司为市社投资主体,重点对农资电商园升级改造,天之润现代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建设,“渔夫乐园”、“四水农业”田园综合体等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进行投融资建设,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激发“三个”情怀,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抓党建,激发先锋情怀,使党员干部有荣誉感。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廉政集体谈话活动,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使党员干部思想不断解放,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2017年,时集、马陵山、墨河三家基层供销社被评为全国基层社标杆社;2018年,新沂市供销总社被省社评为基层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徐州市供销社综合业绩考评一等奖,这是十多年来首次进入徐州供销系统第一方阵。二是抓问题,激发为民情怀,使系统职工有获得感。以问题为导向,把原来改制后长期积压的问题,一个个解决,在新沂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先后筹措500多万元用于解决200多人次的历史遗留问题。2018年6月底,新沂市供销总社退出了市政府信访稳定重点单位,彻底解决信访稳定压力,系统干部职工思想不断稳定,获得感不断增强。三是抓宣传,激发供销情怀,使社会有认同感。通过向上争取、向同级协调、向基层倾斜,供销社为农服务新体系不断完善,为农服务功能逐渐恢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及时通过多渠道报送信息、外部宣传引导。去年在中华合作时报、搜狐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新沂供销社为农服务工作达10篇,在中国江苏网、徐州日报、江苏供销网等省市级媒体网站报道达60篇,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人民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关心和支持供销合作事业的领导和朋友越来越多,新沂市供销总社工作的外部坏境越来越好。
四、发扬 “四自”精神,创新发展路径
一是自讨苦吃,迎难而上。改革遗留问题,信访案件多,上访越级访人次多,干部职工思想不稳定,在这些困难面前,新沂市供销总社不气馁、不推诿,敢于面对现实。通过法律法规手段理清社有资产权属,确保社有资产不流失,基本切割清与原基层社债权债务,重新确认烟花爆竹公司40%股权,收回骆马湖700亩水面使用权,重新认定原高塘供销社仓库用地、饲料厂工业用地及一些零星地块等,社有资产增值近7500万元。二是自出难题、奋发图强。针对基层社瘫痪无腿状况,制定了“发现典型、发展会员、发挥作用、发扬传统”的“四发”工作新思路。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恢复重建镇(街道)村(社区)基层供销社,2018年已对邵店、高流、合沟等17家基层社实行开放办社,其中,马陵山供销社已完成“三会”制度建设,2022年实现基层社“三会”制度建设全覆盖。同时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时集等镇级供销社,按照“三体两强”的目标加快提档升级,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对经济实力较弱的供销合作社,通过经营服务网络对接,社有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投资、专项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形成网络健全、产业融合、灵活多样的经营机制。2018年累计创建 “三体两强”基层社2家、“农综社”1家。三是自加压力、争创一流。农资市场运营10多年,不温不火,紧跟信息时代机遇,整合资源,以“互联网+”为手段对原农资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成立了“新沂市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抓住机遇与省社先农公司合作多方筹措资金200多万元,改造公司形象,新建成1000平米电商创客中心和培训中心,建设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家、村级电商服务站160家,城乡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到2022年,在新沂市完成200家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工作,实现覆盖全市50%行政村,30%地方农副产品及高品质日用品销售将通过农资电商线上交易。努力打通“农副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生活生产资料下行最后一公里”。不断拓展经营范围,2019年初供销海外购运营,效益初显;供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环卫清运网络有效对接,形成“两网融合”,在融合中完善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同时,按照市政府规划与市开发区合作新征土地200亩,努力把新沂市农资市场打造成为大型农资生产企业的区域分拨中心、中东部地区最专业的农资电商交易中心和国家级农资电商示范基地。四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沂市供销总社从2017年开始,着手规划“渔夫乐园”、“四水农业”项目,目前,“渔夫乐园”园区内民宿主体框架建设已完成,园区绿化、管网铺设工作正在进行;“四水农业”稻虾养殖基地已建成投入生产,园区绿化、道路硬化、景点规划工作已完成。依托供销社入股企业江苏天之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服务平台,大力开展农机、农技、供销、粮食综合服务的现代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农业四大服务体系:即农机全程机械化服务体系、智慧农技服务体系、农资供应体系、粮食收储服务体系。到2019年底,实现土地托管、半托管示范农场1万亩,其中智慧农机示范农场2000亩;到2022年底实现订单农业种植土地托管服务面积20万亩。新沂市供销总社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得到了省社高度认可。近期,在给市委市政府综合改革的汇报材料中,新沂市委书记高山就供销社工作做了批示,他指出新沂市供销社当前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做得很好,取得的成效明显,希望新沂市供销总社总结经验、增强信心,积极改革创新,在乡村振兴中一定可大有作为。
近年来,新沂市供销合作总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下一步,新沂市供销总社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