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城厢镇加快打造“乡村振兴”苏州样板
近年来,城厢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把高质量发展农村经济放在建设“四好”城厢的重要位置,高点定位、精准发力,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三农”工作在较高起点上实现提质增效。休闲观光和生态循环农业优化发展,土地流转、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农场集体经营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2.89万亩土地实现流转,合作农场自主经营面积1.7万亩。2018年,村级集体资产总量达8.3亿元,村均稳定性收入1232万元,并形成了社保退休金、打工薪金、村合作社股金、公寓房租金等多形式、多渠道农民增收新格局。
(一)创新模式,迈出抱团发展新步伐。把联合抱团发展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合理配置资源,放大集聚效应。一是村村联合汇集发展合力。引导各村联合注册成立合作社,建设标准厂房,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东林、永丰等村联合注册成立东林联发合作社,注册资本1080万元。通过近十年的运作,3.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全部出租,每年租金约800万元。镇政府与新农、胜泾等8个村联合组建欣农联发合作社,注册资本2000万元,建设商业门面房1.3万平方米,目前部分门面房开始出租。二是转型升级抱团发展模式。针对各村受土地资源制约、村经济抱团发展缺项目等问题,积极探索将资源变资本、由资本变资产、由资产变收益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2018年将科技产业园内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作为镇村经济抱团发展的载体,把镇级投资该项目的49%出资股份转让给各村进行投资,各村投资总额合计1.01亿元,项目运营后,预计各村年收益总额约1500万元,平均每村增加收益130万元以上。三是高位协调统筹抱团发展。镇级层面统筹协调,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建管机制,高效推进抱团项目建设运营。同时,针对薄弱村实际情况,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与适当倾斜,使用挂账本金的方式出资或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解决,确保了抱团项目高效、有序、顺利推进。
(二)农旅融合,树立强村富民新样板。引导各村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休闲生产生活、绿色生态服务等功能,融入科技、品牌、观光、采摘等旅游要素,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全镇形成了资源互补、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格局,实现了富民强村。一是聚焦特色产业打造旅游亮点。结合各村产业优势,培育发展一村一品、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项目。北部新毛片区以金仓湖公园为中心,整合电站蔬菜林果采摘、东林生态养殖循环农业、万丰万亩生态农庄等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和优势,形成了“一心三片”联动融合发展的格局。西部片区依托西庐园整治提升,以盆景园为核心,积极挖掘培育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田园乡村正在逐步形成。南部片区全面推进独溇小海生态农业园建设,围绕水稻、水果、水产、水杉的“四水”元素,打造集循环渔业、绿色农业、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江南水乡特色园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二是立足乡村旅游区创建提升旅游品质。以旅游区创建为契机,高标准推进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电站村房车营地、木屋民宿、东林村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展厅等项目陆续建成,同时积极开发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等乡村旅游新形式,探索出了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电站村获评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东林、永丰、万丰3个村获评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助力农旅发展。举办农旅融合相关专题培训,邀请行业精英和专家授课,电站、东林签约上海乐途旅游公司等优秀管理团队,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并积极与省农科院、苏州农院和各级农业部门等科研单位开展合作,为农旅融合提供智力支持。
(三)循环农业,打造绿色发展新模式。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鼓励支持各村探索实践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东林村按照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要求,以稻麦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逐步形成了“种植—秸秆饲料—养殖—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成立金仓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东林模式”成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二是打造生态循环渔业新亮点。立足南部片区水产养殖产业特色,探索推动农渔循环发展。2018年独溇小海农渔循环发展项目获批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成后将逐步形成完整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加速产业兴旺、环境改善、富民增收。三是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新发展。鼓励支持各村与涉农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部门紧密合作。东林生态循环农业强化技术研发和运用,先后成立秸秆饲料分公司、秸秆饲料化产业研究院,通过产学研合作探索基于大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具有江苏农区特色的农牧结合新模式。积极探索农渔循环发展项目建管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后续服务机制,通过采用建设和运营管理相结合的托管模式加快项目建设、后续运营管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循环农业加速实现新发展。
2018年,城厢镇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5.7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1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3200元和32500元。跻身2018年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接下来,城厢镇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继续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落实,以更高质量推进村级经济转型发展,努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