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应对

来源: 时间:2023-08-02 点击数:

目前,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主要是农村企业、个体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农村企业是法人单位,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完成注册。而在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个体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是通过向互联网平台提交个人信息的方式完成注册,并不是真正法律意义上的法人主体,始终游离于国家法律法规监管的范围之外。在交易过程中与消费者因合同履行出现纠纷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是否经过国家认可、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将成为有效监管对象的前提。因此,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主体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既是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法律保障机制的前提,也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一、农村电子商务面临的法律风险类型

1、交易安全和网络安全不容忽视。在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中,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整个交易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高科技犯罪日趋严重,各种病毒和恶意程序不断出现,其危害发展到不仅威胁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企业网站也会遭受黑客木马病毒的恶意破坏,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隐私泄漏及非法提供与使用是消费者投诉集中的领域之一。因此,为保障农村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仅从技术角度防范是无法保障运行安全的,制定相应的规则以应对网络威胁和网络窃密,已迫在眉睫。

2、违约责任的风险。农村电商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具体的农产品信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选购自身需要的商品、确定订单并支付相应货款,双方买卖合同关系成立。为保障合同的履行,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不得随意取消、更改订单,否则应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但实际上,市场瞬息万变,农产品的生产和产量受季节影响较大,产品存量无法满足大量的订单,加上农民的履约观念不强,可能导致农业订单违约。

3、知识产权保护的侵权责任。在传统交易中,由于商标和商品、服务大都直接联系在一起,所以传统交易中商标侵权行为较易辨认,但农村电子商务具有特殊性,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一方面,企业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对品牌的传播活动日益增加,网络已成为企业树立品牌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一些新型的知识产权形式随之诞生,如加入链接、网页设计、域名抢注、销售排名造假等,商业领域界限本身的模糊可能导致在电子交易中引起误会,当类似的商标在整体的网络环境中出现时,就有可能出现混淆。人们对网络的信用度不高直接影响到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农业电子商务中的域名抢注及商标侵权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品牌的信誉度。因此,农村企业在从事电子商务过程中,为规避农村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应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具备敏感的识别能力,避免因人为的无意失误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权。同时,也应具备保护自己拥有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的意识。

二、农村电子商务法律风险防范的对策

1、提高农村电商企业和个人风险防范意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全新商业模式,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对于传统交易方式是一场革命。由于农村电子商务企业经验不足,因此,对农村电子商务中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全面教育,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及给予其资格认证,培养其相关的风险防范意识,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深入而系统的学习,使农村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2、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由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具有滞后性,无法全面规范电子交易的法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商发展的步伐。因此,根据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电子商务示范法》的前提下,制定全面规范的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才有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以及解决层出不穷的各种法律法规问题。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立法的运用范围,应涵盖农村电子商务的管理与信息安全保护,市场准入规则,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电子证据的保存、认定以及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管理,政府的强制性措施及审查机制,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司法的国际管辖和国际协助等。

3、建立农村商务信用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不仅涉及农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还涉及第三方交易平台与银行等多方面利益的信用问题,交易环节存在的信用风险将严重影响农村电商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首先,社会各方要树立一种守信用、讲诚信的心态。其次,要强化政府对企业的信用监管,通过设置合理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标准,探索农村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保证各方按合同约定支付货款和交送货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农村电商健康有序的发展,导致农产品市场的交易隐藏较大的法律风险。为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发展,应完善相关风险管理机制,创造公平公正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激发农村电子商务的活力。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