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时集镇,用实绩打造新时代“桃花源”
一提起“桃花源”就会想到陶渊明描绘的安宁和乐的美好生活。而在新沂时集镇就有这么一处“桃花源”在一片桃园的掩映下,一色黛瓦粉壁马头墙的房子,如徽派建筑一般,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便是“桃花源”农民集中居住区,再过几天,300套房子将全面完工,村民们在元旦前就能入住了。
时集镇,一个因水蜜桃而幸福甜蜜的地方。全镇水蜜桃种植面积3.6万亩,种桃果农1000多户,水蜜桃产业及延伸产业链年总产值近6亿元,农民每亩纯收入1.2万元。2014年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时集蜜桃小镇”入选江苏省农业特色小镇名录。“乡村振兴就是要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我们的思路就是通过一颗桃子打造新时代的‘桃花源’,让时集成为村里人值得炫耀的地方,城里人和外地人向往的地方。”时集镇党委书记陆波说。
近年来,时集镇连续举办了五届“新沂时集”桃花节、品桃会活动,为的是把这棵桃子种出区域品牌。当地农户对记者说,拆迁后新房子拿到手8万元多一点,而现在市场价已经涨到每套30万元以上,许多城里人打起了这些房子的主意,可是农民不卖。而不让老百姓吃亏,是农户排队住“别墅”的内因。新住房的价格只有1200多元每平方米,还专门给老人建了老年房。为保障农民吃菜,每家院子还留有十几平方的菜地。除此之外,时集建立水蜜桃全程质量体系追溯系统,搭上“互联网+水蜜桃”快车,做好“木兰桃”、“幸福老大”、“桃歌”等网上品牌,让时集水蜜桃走向全国;加强与上海西郊国际合作,做到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的无缝对接,实现水蜜桃营销最大利益化。注重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招引桃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桃汁、桃胶、果酱、果酒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产业层次和农民收入双提升。同时,依托3.6万亩优质水蜜桃产业,按照“点、线、片”结合的思路,全力发展“全域休闲旅游”,将桃产业与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相结合,形成桃产业集聚效应。凭借桃子赚来“票子”,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时集镇坚持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以土地增减挂钩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新家园建设,按照“2+2+3的总体布局,着力打造2个城镇集居区和3个搬迁新建集居区。
目前,白石村“桃花源”集居区一期主体施工已完成,12月底可实现搬迁入住,山东村小魏组的“桃花居”小区也正加快推进,全力打造怡然自得、绿水青山的“世外桃源”。十几年前虽有“苏北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时集在新沂人的眼里是“穷镇”——当地百姓想逃离外地姑娘不愿嫁进拐点出现在近几年时集抓住发展水蜜桃的机遇农民富了起来抓住标准厂房建设的机遇很快成长为新沂镇域的重要增长极抓住天时、用好地利、尽使人力从“东南荒”到工业大镇和幸福宜居的小城镇时集的这片土地实现了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