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秸秆肥料化处理的支持力度

来源: 时间:2023-08-02 点击数:

  每年收获季节,农田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秸秆产量有9亿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有5.8亿吨,这些秸秆和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40%,这相当于7亿亩土地的投入产出和6000亿元的收入被白白损失掉。

    其实,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可再生的、纯天然的有机肥源,含有丰富的植物养分和有机碳,秸秆还田是一种补充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措施。

    按照还田的途径来划分,秸秆还田可分为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直接还田就是将秸秆在下茬作物播种或移栽前翻入土中,或直接覆盖在土壤表面。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若还田量把握不好,秸秆就无法充分腐烂和矿化。另外,直接还田的秸秆没有经过高温杀菌,作物可能会出现病虫害加重等现象。

    而间接还田主要是将农田中的秸秆集中收集起来,并适量添加畜禽粪便、生物菌等物质,通过充分发酵制成有机肥。秸秆在粉碎、高温消毒后还田,能够有效减少作物残茬引起的病虫害。试验证明,秸秆肥料化处理后再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和理化性状改善的效果明显好于直接还田。

    目前,随着我国规模种植的范围不断扩大,为提高耕地地力,国家对秸秆间接还田的技术和政策应及时调整和完善,并加大秸秆肥料化处理的支持力度。秸秆肥料化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也要以操作简便和节约成本为前提,为农民提供在田间地头就能实现发酵、杀菌的设备和措施;同时,建立统一、广泛的秸秆回收政策,通过补贴、置换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

  • 项目咨询一部:025-83713053

    项目咨询二部:025-83117011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