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党建“三微”行动全面护航春耕备耕
疫情控,春耕起。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更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灌南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有效统筹各方力量资源,通过力量下沉、信息共享,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不断档。
组建帮扶“微联盟”,力量集中下沉
哪里有困难,党旗就飘在哪里。“多亏了春耕党员联盟服务队的队员,我的300亩西兰花幼苗才能顺利定植。”孟兴庄镇东韩村条河口果蔬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韩志杰笑着连声感谢。受疫情影响,条河口果蔬种植合作社近300亩温室大棚西兰花幼苗由于没有足够人手而无法按时定植,一旦错过定植期,前期投入将全部打水漂。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接到求助后,立即组织“春耕党员联盟服务队”帮助合作社抢抓定植,经过12人连续3天的奋战,成功帮助合作社渡过难关。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灌南县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优势,从农业农村局等涉农单位选派110余名技术员,招募120余名党员志愿者,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联合组建12支“春耕党员联盟服务队”,开展“助力春耕先锋行”行动,帮助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和困难农户切实解决疫情期间人力紧张难题。同时开展“抓农时、保生产”系列宣传活动,制作《疫情期间春耕春管注意事项》微广播,通过疫情防控服务点、村事大喇叭、流动宣传车进行巡回播放,引导农民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分散作业、错峰耕作。
搭建信息“微平台”,资源整合共享
在孟兴庄镇神康饲料有限公司厂房门口,记者看到,附近的生猪养殖大户纷纷前来“租赁”饲料,饲料出厂后随即运上农户们的运输车。从信息平台了解到疫情期间部分农户饲料短缺和资金周转困难,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联合镇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通过集体“团购”的形式,加紧生产了一批饲料,为农户紧急“解渴”。同时,党支部还通过县服务平台积极为农户联系销售渠道,联系运输车辆,确保生猪能按时出栏进入市场,卖上一个好价钱。
为了做好抢抓农时保春耕的信息服务工作,促进人员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灌南县依托县级网格化治理服务平台,整合70多家政府服务单位信息资源,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小麦春季田间管理、稻虾养殖生产技术意见》《春季农业种植推荐品种名录》、寒潮低温天气预警等各类涉农服务信息,努力把疫情对春耕影响降至最低。各镇还按期向村民推送疫情防控、种植养殖技术等课程,定期公布辖区农资经销商、销售品种、种子指导价等常用农资资讯,确保春耕各类信息畅通。
构建服务“微网络”,渠道一体畅通
在新集镇大园村地头,一辆大货车正在有序卸载化肥,田间农户在有序进行施肥。“今年我们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对400多亩小麦实行统一管护,种植成本比往年分散种植降低了30%以上,还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有效避免了人员流动,这种模式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新集镇大园村党支部书记吴继祥介绍说。
在全县26个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特色村,由村级党组织牵头,实行春耕生产统一购肥、购药、购种、播种,探索代耕代种代管式服务,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人员流动。针对疫情期间农产品运输、销售难题,灌南县各级党组织主动靠前服务,开辟农副产品配送绿色通道,帮助协调办理生活必需品货运通行证,组织农资经销商进行“点单式”配送,实现“村民不出门,农资送到家”。搭建农批市场自营商店、利群网商等在线平台,上线农产品5大类70多个品种,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