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抢抓黄金期 升级粮仓田

来源: 时间:2020-04-14 点击数:

张湾乡河南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戴着口罩、拿着铁锨正在紧张作业中,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连日来,该乡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进度,掀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潮,夯实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基础。

该乡农田基础设施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建设标准低、老化破损严重,许多渠涵塌陷、桥路破损。落后的农田设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田耕种难度加大,农户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该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向经济薄弱村倾斜,积极争取涉农资金,集中投入、统筹管理、跟踪监督,对现有沟、渠、生产桥等水利工程进行清淤扩容、整修配套、除险加固,打通硬化农田田间机耕路,构建“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联、林成网”的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田基础设施的完整配套和提档升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基层造血功能,夯实了农业发展后劲,为稳定粮食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阴天下雨,路不好走,车辆进不去,只能眼巴巴看着成熟的粮食烂在田中。现在不用担心了,水泥道路一直铺到田头。”站在田间新铺的水泥路上,河南村村民郭增林高兴地说。

紧抓春耕有利时机,像这样热火朝天的高标准农田在建场地还有2个。今年,该乡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4000多万元,分布于该乡河南村、谷丰村、后湾村,涉及农业人口7927人面积达18703亩。“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联、林成网”的设想初有小成。

眼下,正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为了压降疫情影响,该乡建立领导分片抓落实机制,逐个梳理复工情况,建立“一村一策一图”台账,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人员返岗、建筑材料、防控物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控,精准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目标任务。目前已完成田间道路、桥、涵渠等主体工程施工量的70%,待全部建成后,将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张湾乡将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开辟群众脱贫新门路,帮助村民建立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蔬菜基地、种养基地,发展豆丹养殖、藕虾、稻虾混养等特色农业产业,1000亩藕虾、200亩稻虾混养等多个农业项目增产,预计可增值400多万元,人均村纯收入增加500多元。”该乡党委书记刘静底气十足地说。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