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百禄镇:新型社区建设与产业培育同频共振夯实幸福家园
农民住房改善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件民生大事,百禄镇南房村系省定经济薄弱村,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211户、低收入人口399人,有楼房户216户,不到全村户数40%,群众搬迁愿望比较高。该镇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注重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让群众过上“住上楼房、楼下就业”的新生活。
南房村新型社区是灌南县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首批试点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建设房屋678套,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全村将有243户搬迁。“如此大规模的搬迁群众是怎么想的,工作怎么做?”百禄镇党委书记蒋国荣说,2019年初,该镇全面启动搬迁工作,镇里成立7个工作小组,逐户上门宣传发动,宣传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在新型社区建设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依法依规依纪、合情合理合法原则,对征求意见、安置措施、补偿标准、建设方案和项目招标实行“五公开”,保证老百姓有充分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对特殊困难户和老年人主动帮助联系周转房,解决后顾之忧,实现工作推进“有温度”。
建设新型社区,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百禄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申报新型农村社区项目用地,新增442亩的5个土地复垦项目,全部整理结束并通过省市县验收,已上省交易平台200亩,确保实现旧房拆除、土地整理、项目验收、平台交易有序衔接。目前,该镇南房新型社区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一期218套房已建设完成,其中182套房已分配到户,二期123套房屋主体已完工。“我家原本就是小平房,100多个平方,现在添一两万块钱就能买到150平方的,确实实惠。不是我一个人高兴,整个南房村家家都高兴。”望着眼前漂亮的二层楼房,南房村村民何尚高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心情。
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关键还要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近年来,百禄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集中居住、产业培育和就业创业叠加效益,让村民住上楼房的同时,也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百禄镇扶贫产业园离南房新型社区骑电动车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自从这里建了扶贫产业园,曾经的低收入户到这里打工实现了脱贫。“老伴在家带孙子,我在扶贫产业园里打工,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现在我们日子是唱着过呀!”南房村村民温红军说。
百禄镇在新型社区周边精心打造万亩田园综合体,已形成1000亩优质葡萄种植和6000亩稻渔混养的农业集中连片发展带。同时在新型社区北侧发展壮大工业集中区,已入驻企业16家,建设标准厂房22栋12万平方米。园区不仅成为返乡就业创业的新乐园,还成为了农民“家门口”就业的好去处,南房村60%外出务工人员实现返乡就业,园区共吸纳1060名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将南房社区打造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百姓富有的新型社区,真正成为群众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百禄镇党委书记蒋国荣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