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清措施实 勇做发展标杆——访牛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芳
牛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牛山街道将按照会议要求,聚焦“四拼四紧盯”,推动高质发展,实现“全县争第一、全市进位次、全省有影响”的牛山目标。
拼决心,紧盯指标争先进。一是认真研判。结合县考核办印发的2019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反馈意见书》,对高质量发展的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等得分情况进行逐项梳理研判,并针对存在的弱项和短板分析原因,找准差距,研究制定突破措施。二是责任到人。对考核中的各项指标内容,逐项明确推进时限、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把工作任务由谁来完成、什么时间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再细化,正排时序,倒排工期,确保事事有人管、行行有人抓、件件有落实,样样争位次。三是提速赶超。要求大家始终坚定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决心,从现在就拉满弓、卯足劲,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以高速度抢占先机,以快节奏赢得效率。
拼项目,紧盯产业促发展。一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产业,核心在投入这个根本,始终把招引和培育大项目、新产业作为促进街道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服务。二要招大引强工业企业。继续依托高新区这个产业高地,建立街区“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实施高效精准招商。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疫情期间线上招商和近期的线下对接,目前,已储备在谈项目11个,其中投资过5亿元项目3个、过亿元项目5个;签约项目2个、在建项目2个。三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街道地处城区的区域优势,整合街道万花山工业园区等各类资源资产,规划建设和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园区,形成与开发区、高新区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目前我们已与山东利群、市区家得福以及上海东源地产等企业多次对接,多渠道捕捉新商机,拓宽新产业。确保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拼干劲,紧盯民生抓服务。一是继续发挥服务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主要围绕高铁站场、水晶小镇以及振兴路地下桥拓宽等城区部分重点工程,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征迁扫尾等各种矛盾纠纷。同时集中推进城南五期及徐海路以南等部分地块近1000户、面积达30余万平米的棚改征迁任务。二是提升村社基层治理效能。总结固化疫情防控经验,健全和完善村级十户长、社区楼栋长以及“网格+”等管理机制,及时把控辖区居民居住动态、民生诉求、安全稳定等各种情况,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三是大力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工程。通过开展公共空间治理+行动,实现提升村庄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增加村集体收入、促进乡风文明等乡村振兴目标。今年以来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清理方面,牛山街道已清理回收欠缴承包金527.86万元,重新发包收取承包金75.24万元,共计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603万元。7月底之前确保各村集体收入都超过30万元以上。
拼担当,紧盯作风强保障。一是措施上突出一个“实”字。慎终如始坚持“强作风、扬正气、争第一”的目标要求,大力弘扬“四实四干”作风,“实”字为先,“干”字当头,持续发扬“5+2”“白+黑”的实干精神,敢争第一,誓不服输。二是工作节奏上突出一个“快”字。强化“事不过午,事不过夜”“马上就办,干就干好”的执行意识,把该办的事坚决办好,决不拖;把能办的事马上办完,决不等;把难办的事想办法办,决不放。三是工作状态突出一个“勤”字。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有新作为,新目标倒逼我们必须有新动力,我们将始终与县委同心同向,立说立行,对各项指标天天催进度、周周抓调度、月月比速度,通过立“争第一”之志、谋“争第一”之策,鼓“争第一”之劲,求“争第一”之效,为加快推进东海大发展、大跨越贡献牛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