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三口镇:让农房改善成为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潘老庄村位于三口镇东北,地属资源丰富的灌河流域风光带,耕地面积3000亩,因潘姓居多故称潘老庄。灌河文化通江达海,江猪鱼自小常见,每年产卵期自陈家港入海口随潮西流,至响水口向西拐三两个弯,即到潘老庄地界——龙王庙叩拜。记者在潘老庄看到,龙王庙遗址现仍存于村北的灌河边。
“你们是来找我签合同的吧,早就想请你们来的,我家的房子建有几十年了,屋里头晴天发黑、雨天发霉,一到刮风下雨就提心吊胆的,现在正遇到这个好机会,我们全家都赞成,拆房合同我来签。”近日,三口镇农房改善工作人员来到潘老庄村拆迁户潘大爷家里与他商讨农房改善拆迁事宜,潘大爷一边高兴的与工作人员攀谈,一边签字、按手印。
潘老庄村共住有619户农户,部分农房与潘大爷家的房子一样,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砖土结构,地基下沉,墙体开裂。加之村道铺设随意,交通梗阻闭塞,垃圾清运滞后。居住环境与农民奔小康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根据省农房改善政策的要求,三口镇党委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分析,如何在改善人居环境中,让群众一户不落地搬出老房,迁入新居,实现集中居住?迁入新居后如何增加农户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镇领导班子经过斟酌商榷后敲定: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为抓手,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引擎,挖掘一村一品旅游文化资源,掀起建设美丽乡村新高潮这一农房改善战略布局,并将该村作为全镇农房改善试点开展工作。三口镇还召开村民代表和村干部参加的宣传动员会议,讲解集中居住的意义和好处;邀请村民参观苏南乡村集中居住,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在干净、文明、便捷的环境下农民生活的诸多优势;征集居住区选址方案,把人员集中、出行方便的400亩区域地块作为集中居住区建设进行土地使用性质调整和地块整合。为增强居住区的发展内涵,结合龙王故里深厚的文化底蕴,邀请南京建设规划设计院规划围绕龙王庙兴趣点,布局乡村水道,植入龙王庙集市街坊文化,形成水景大格局。以龙文化元素派生出地雕“小白龙探母”、“二月二龙抬头”和石雕印章,把全村打造成“同饮灌河水,共享生态田”的现代农民集中居住模式。
“集中居住区干净整洁,幼儿园、超市、卫生室、公共厕所、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齐全,生活便捷。原来的土地可以继续种植,也可以集体流转给大户获得租金,释放劳力,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增强了我们的幸福感。”潘大爷的儿子小潘前些日子专程从外地赶回,一边议论着一边和家人兴高采烈地参观将要建好的新居。
为推进农房改善工作,三口镇成立了工作领导班子,抽调了精干人员组成了宣传动员、合同签订、后勤保障、志愿服务等征迁小组。为了农户顺利搬迁,工作人员深入各村组了解农户的所思所想,反复梳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规定所有参与征迁人员取消节假日,不分昼夜,只要群众有需求第一时间给予解释答复。对一时不理解、不配合的农户,宣传动员小组人员上门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面对面交流沟通。聘请法律专业人士和征迁评估师现场解答他们房屋补偿款构成、补偿金额、发放方式等关切问题,讲解建造房屋的户型、面积、位置、交付时间等信息。为让他们彻底打消顾虑,对无子女的独居户,拆迁房屋未达新房面积标准,政府实行兜底政策,垫支缺额,产权平分。镇里的大学生村官和年轻公务员还组成了志愿者服务队,专门帮助病灾户、年老体弱户,解决他们临时居住搬迁问题。镇财政所、城建所与县拆迁办、农改办一道做好省农房改善专项资金申请。设立资金账户,从票据的规范性等方面入手,对每一笔资金去向都要进行核实,依法依规管理专项资金的入库出库。召开由农户代表参加的房屋结构和居住环境建设听证会,对既定的结构标准和道路绿化、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进行征询和修改完善,尽力满足迁入新居后农户日常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保证集中居住区建房质量和安全,通过招投标,将一些建房口碑好、实力强、资质完备的建筑企业作为建筑施工方。与他们签订安全质量保证书。并要求严格按照法定科学程序进行施工。督促工程监理部门,对每个建设环节认真组织开展监督验收。对施工现场产生的粉尘、噪音和污水,督促施工方落实省“263”环境保护要求做好降尘、降噪和排污工作措施。对进入施工场地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针对安全用电、高空作业等进行先期的评判预估,制订应急预案,为顺利推进项目施工建设,早日让农户搬入新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新居不是三口镇潘老庄的终极目标,让群众在整洁、文明、富足的环境下生活,才是奋斗的初心。为增强集中居住区的发展后劲,将农户的原宅基地和村集体土地集中复垦,招引种养殖大户,把有意愿流转土地的农户地块调整后进行成片流转。并成功流转了1000亩土地用于发展葡萄、桑椹和稻渔综合混养等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开展集体资产重组,把村集体闲置房屋修缮出新,作为配套设施租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扩大镇里工业园区体量,协助园区企业建成投产,目前,韩国无逸化成、江苏安燃等企业已经进入生产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投产后将安排潘老庄村和镇区的300个劳动力进企业上班,实现家门口就业。做好农村公共环境卫生管理,把能吃苦耐劳的低收入户纳入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发放工资报酬,增加农户收入。把有一技之长的舞狮、二胡、铜锣民间文艺爱好者集中起来,成立村文化宣传队,定期举办健康向上的文艺表演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让集中居住区成为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助推器。
目前,潘老庄村农房改善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成。二期415户的征迁合同签订已经结束。接下来将加快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利用村内3公里的灌河岸线和345省道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把潘老庄村打造成集仓储物流、稻鱼果蔬特色园、观光农业园、民宿旅游园为一体的农房改善苏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