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吴窑:十数年艰辛发展路,终绘美丽乡村画卷

来源: 时间:2020-05-26 点击数:

近日,走进立新社区,生机盎然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洁净与整齐村落人家,融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据了解,今年以来,立新社区以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便民、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把立新社区建成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

1.“新农村”激发源源“新动力”

立新社区共有25个村民小组,全村12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户。曾经的社区利益纠纷、家庭矛盾、村民怨气交织,许多工作到基层都无法开展。

社区积累的问题需要疏解,但是发展经济才是提升立新村物质水平和精神面貌的根本途径。当地村委会按照‘狠抓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广泛发动社区‘两委’成员、志愿者队伍成员、群众等力量,在社区范围内以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掀起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工作热潮。

社区大会后决定增强社区班子凝聚力,一方面通过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使支部党员思想认识得到提高;另一方,通过以“三会一课”为载体,通过“党员活动日”等方式,进一步加深社区班子成员的思想水平,转变班子成员的工作作风。目前,社区“两委”成员已经调优配强,并对社区干部加大政策倾斜,切实提高了社区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综合能力。

村委会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引领社区村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民风,正村风,改善村容村貌,实现美化亮化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调整产业结构。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成绩。该社区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 、“省级三星级康居村”、“南通文明村”、“如皋市文明社区”等殊荣。

如今的立新社区,秩序井然,到处呈现一派文明祥和、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2.“小举措”收获满满“大收益”

万事开头难。为尽快打开村民们的“心结”,村委会一方面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接受新思想;一方面利用“党群会”、各村组“大喇叭”等讲政策、摆实例、算细账,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特色产业”带来的实惠。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该社区“两委”班子组成发展集体经济专门小组,向老党员、老干部、致富能人等广泛征求意见,并逐户走进村民家中,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听取意见。

2019年,该社区投资了近20万元对全长4.3公里的立新路、金海路全面实施了提档升级,路边植树绿化,并且道路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103盏,方便了村民晚间散步健身。大力发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集体流转土地200多亩,按期建起了“鑫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带动周边农户高效农业大棚种植,及时抢占了大棚种植的“黄金期”。

“支部似堡垒,党员个顶个。”通过建立“党员先锋模范岗”,社区班子让党员们带头干给群众看,并探索推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社区农户解决资金、技术、项目等难题,给村民吃下“定心丸”。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总面积达3000多亩,特色农业收入已占到村农业总收入的70%。目前,全村个体工商户已达150多户,中小企业8家。全村人均收入已达2.3万多元,村营收入突破100万元以上。

为更好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村干部推广普及庭院改造、新农村建设,组织农牧业专家举办培训班,提高村民脱贫致富能力;协调修建防渗渠、保障灌溉用水,丰产丰收有了基础;多方联系,转移富余劳动力就业;新建合作社,鼓励村民发展第三产业增收……精准扶贫招实、步稳,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的好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3.“微行动”汇成浓浓“暖心事”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这些事刻不容缓。

2016年初,在对立新社区25个村小组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村委会发现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村里没有可以娱乐休闲的场所,为此班子领导决定多渠道筹集资金160多万元,帮助村里修建文化广场,为村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经过社区“两委”一班人一拍即合,“一定要建文化广场”,立新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新建绘制了500多平方米党建文化墙,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购置灯光音响设备、设立文化中心……这件事,在村民中“炸”开了锅,大家傍晚纷纷走出家门。在立新社区,晚7点左右,笔者看到,文化广场上几十名村民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起广场舞,旁边还有几个孩子在追逐嬉戏,歌声、笑声不断。“原来村里没有广场,没有路灯,天一黑就没人出门了。”有村民回忆道 “现在有了文化广场,村里晚上也热闹起来了,也增进了大家的感情。”

“有时候,广场上也会有文艺演出、广场舞大赛、趣味运动会,好不热闹!”立新社区文化管理员谢亚红高兴地说。文明乡风的形成,就要下力抓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立新社区在重要节日节点,开展了农民文体艺术节、举办了“道德讲堂”、举办好媳妇、好婆婆表彰大会……发扬互敬互爱、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村委会组织和带领全体村民复垦土地136亩、新建水泥路面13公里;42条四级河及村庄居住河全部整治到位,新建桥梁15座、涵洞120处、防渗渠8500米;新栽河坡绿化苗木2万多株;社区12个主要出入口均已安装“雪亮工程”视频监控;每年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敬老院孤寡老人120多人次;举办一次“农民乐业天”农民运动会,200多名村民参与活动……近年来,一个个“微行动”、“微关爱”,暖热了社区村民的心。

每次听着村民们亲切地喊他“严书记”,社区书记严永丰心里既感到温暖,又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要把事儿干到老百姓心坎里,就得多琢磨琢磨他们在想什么。”严永丰说,“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大事,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