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百禄镇:产业兴镇斩穷根
“厂房林立,企业云集,产业蒸蒸日上。”这是人们对连云港市灌南县百禄镇的新评价。几年前这里还不是这个模样,外界对这里的评价只有一个字:穷。近日,来到蜕变后的百禄镇,看到的是处处风景:现代化的厂房林立,成片的蔬菜瓜果大棚鳞次栉比,一座座白墙青瓦的门庭墙院掩映在绿树丛中,向人们展示新农村新面貌。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百禄镇镇长胥立中自豪地说:“产业振兴让我们斩断了穷根!”
瞄准产业,激活沉睡的土地资源
“实现可持续的稳定脱贫,必须发展产业。”翻开百禄镇的产业布局图,工业集中区、绿色能源区、生态养殖区和高效设施农业区分布清晰,各产业发展已逐步成熟。胥立中介绍道,在蜕变前,百禄镇是个典型的依赖传统农业的粮食种植乡镇,为破解单一的产业结构,激活沉睡的资源,百禄镇凭借已有的产业基础,厚植特色生态农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百禄镇南房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迎着初夏的晨光,进入南房村,满眼都是郁郁葱葱,新建的高标准葡萄种植大棚整齐划一,集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园正在抓紧建设中。村民刘玉泉提着工具从种植大棚里走出来,他刚给大棚里的葡萄施完肥,准备与隔壁大棚的果农刘军前往附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班。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田园综合体,曾是个经济薄弱的贫困村。
“以前,大家守着家里的几亩盐碱地过着穷日子,现在他们不仅变身为工人,种植的优质葡萄也为家中收入助力不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南房村党支部书记陈勇介绍,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百禄镇利用扶贫资金在南房村打造扶贫产业园,建设高标准葡萄大棚,同时还种植淮山药、大蒜等其它经济植物,鼓励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发展特色规模经营,让贫困户参与产业种植、分享收益。
通过扶贫产业园的项目实施,南房村在2018年底实现集体经济脱贫,并连续两年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20万元,今年预计将达69万元。同时,产业园采用吸纳务工和救济等方式,带动了近200名村民增收致富。如今,村民们纷纷流转土地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单位产出,也将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大家通过入股或者务工等形式跟着大户和致富能手一起干,村里像刘玉泉这样的村民越来越多。
路径优化,锁定工业产业锦囊
当然,百禄镇脱贫致富的“秘诀”不止于此。胥立中说:“实现可持续的稳定脱贫,还必须创新地区的造血功能。”为此,百禄镇对产业经济进行了更为准确的分类,除发展农业外,还将“工业兴镇”视为摘掉穷帽子的另一个锦囊。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胥立中介绍,为聚集更多的工业企业,百禄镇在326省道百禄段南侧打造了工业集中区,通过招商引资、兴办工厂等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同时,他们在工业集中区的打造中不断探索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由政府整合资源建厂房出租,到企业扩大再生产自建厂房的良性发展道路。
看到百禄镇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众多在外创业人士纷纷“金凤还巢”,返乡投资兴业。如今,已入驻工业集中区的16家制造加工类劳动密集型环保企业中,有13家是返乡人员创办的。连云港奥恒制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创办者李原生之前常年在上海从事外贸工作,2017年初,他被家乡的政策吸引,投资2000万元,配备120台针织机在工业集中区创业。如今他的企业不仅创立了自己的内销品牌,经营利润也实现了稳步提升。
伴随着企业快速发展,百禄镇工业呈现蓬勃健康发展的态势。2019年百禄镇新招引江苏耀美等项目8个,新开工井能纺织等项目3个,新竣工项目2个;今年一季度又新招引赫邦新材料等3个项目。不断壮大的工业产业,除了带动更多村民创业外,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业集中区所在地有60%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近1100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条件改善,新家园汇聚更多幸福
有了产业支撑,百禄镇的居民可以说是赚钱顾家两不误。“钱袋子”鼓了,大家对“幸福感”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住房安全保障是“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百禄镇确定新的规划,着力改善百姓居住环境,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新型社区。
站在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白墙青瓦的门庭墙院外,胥立中指着新落成的二层居民楼介绍道,2019年百禄镇政府将南房村列为新型社区建设试点,委托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3种不同类型住宅,配套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礼堂、商铺、老年服务中心、幼儿园等公共设施。
和以往的房屋建造不同,为实现高标准建设,新型社区规划总投资1.8亿元,在建设过程中不仅选定一级资质施工单位,聘请专业资质监理公司全方位监理,还成立由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群众监督组,进行全面工程监督。如今,一期工程173户182套住宅建设已全部完工,并于去年10月完成分房,二期215户项目也已经启动。
“做梦也没想到,我们泥腿子也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刚搬进新家,村民张跃兵的脸上满是笑容。提及生活中发生的喜人变化,他如数家珍:昔日的烂泥路,如今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曾经住的是低矮小平房,如今搬进了大气的小洋楼;村前屋后,满眼青翠,连空气都是甜的,更重要的是告别了贫穷,过上了小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