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法务+邮政”全面深耕乡村治理法治化
“真没想到,到邮局办个业务,还能顺便立个案,顺带着把长期拖欠的血汗钱要回来了,这可真方便啊!”北陈集镇王口村村民陈江满脸兴奋。
今年以来,县人民法院立足乡村治理法治化实际,在全面推行“党建+审务工作志”加强社区治理的基础上,依托邮政网点点多面广优势,深入开展“法务+邮政”战略合作,同步推进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站点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将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职能向基层延伸、向偏远农村辐射,多维度打造“平台+内容+应用+便民”的乡村智能诉讼服务“生态链”,实现智能诉讼服务乡镇全覆盖,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微法院—灌南模式”,从源头上控减了社会矛盾纠纷。今年以来,乡镇智能诉讼服务站点分流化解矛盾纠纷385起,成功率达70%以上,新收民商事案件数量持续走低,社会治理效能逐步凸显。
构筑“一中心多站点”区域网格
“我们离县城比较远,过去想打官司得赶到县城,往返跑累得够呛。现在‘法院’直接搬到了家门口,矛盾纠纷现场就能处理,真的太方便了!”堆沟港镇村民王某高兴地说道。
县人民法院坚持“标准化实体化”建设运行,实现智能诉讼服务城乡整体设计,构筑了“一中心多站点”网格,推进“乡村微法院”全面覆盖。以诉讼服务中心为基点,整合“党建+审务工作站”解纷资源,制定《服务事项办理指南十四条》,丰富立案、缴费、送达、调解、开庭、宣判、协助执行等功能,实行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形成完整开放式、乡镇全覆盖的网格体系。今年以来,112起矛盾纠纷通过站点视频调解平台迅速化解,6批84起类案纠纷经示范性巡回审判息诉止争,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
强化“多渠道非诉化”服务机制
“小伙子,你说得对。我和老李向来不错,为通行这点事打官司确实不值得。你说去村里‘党建+审务工作站’找老张调解,我同意。老张这人大家都认识,事情交给他,我放心。”经过导诉员耐心劝解,李集镇六塘村的陈老汉这样说道。
灌南县不断强化“多渠道非诉化”服务,实现纠纷化解资源合理配置。坚持将非诉挺在前面,建立“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无缝对接机制,统一配备网点导诉专员,明确诉讼风险评估、诉讼政策宣传等职能,打出诉调对接、示范诉讼、集中化解“组合拳”,化解成功率70%以上,取得良好效果。
打造“集中式智能化”管理平台
“文书送达难、反馈难,一直是案件办理中的老大难问题,自建立集中送达中心以来,数据实时更新、在线查看、同步阅读,集约化送达效果太好了。”长期在民商事审判一线的法官周四新如释重负地说道。
县人民法院打造“集中式智能化”平台,实现法律文书智能集约送达。建立集中送达中心,推行“无纸化办案+集约化管理”送达模式,开通诉讼材料收发系统,通过送达指令线上发起、限期处理完毕、信息实时反馈、回执自动入卷等功能,实现“邮件网上跑,卷宗在线看”。今年以来,接收处理送达指令2000余次,解决全院1300余件案件送达任务,将16名书记员解放出来,有效地盘活了司法资源。
开展“循环式常态化”法制宣传
“啊,原来不履行判决书责任这么重啊,我得赶紧想办法通知老张,赶紧把法院判决的农民工工资给结了。”在法邮网点关注一起拒不执行生效裁判案庭审实况的新集镇陡湾村的张阿姨心有余悸地说道。
灌南县在法务邮政网点设立法官说法窗口,每天都循环播放由人民法院定时推送的庭审实况、典型案例、诉讼服务视频、普法教育短片等内容,传播正能量。同时,70余名邮政投递员还兼任普法信使,通过邮政网点LED屏、邮政网点立案自助机具、邮递车辆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设置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发布执行悬赏公告、印发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拒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等,建设面向社会的普法教育邮路,实现普法宣传教育动态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