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大邹镇吴家庄村稻田养鸭壮大村经济

来源: 时间:2020-08-26 点击数:

  利用稻田养鸭觅食除草,鸭粪增加土地肥力,提升水稻产量,一举多得,实现双增收。近日,笔者来到兴化市大邹镇吴家庄粮食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探访该村稻田养鸭绿色食品产业新路子。

“嘎嘎嘎……”未见其鸭,先闻其声,在数十米外,就听到一阵阵鸭子的叫声,绿油油的禾苗一望无际,鸭群用翅膀拍打戏水的声音不绝于耳。“在稻田里养殖鸭子,可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今年一共种植2800多亩南粳9108水稻,每亩产量在1200斤左右,村里上马一套大米加工流水线,所产大米自己加工包装,减去中间商环节,批发价在3.5元至4/斤,价格竞争优势突出。”合作社法人代表王庆勇告诉笔者,201710月,村里以每亩1000元的租金,流转815亩农田,成立粮食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20188月,经中国绿色发展中心审核,“竹芸”大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颁发绿色食品证书。

吴家庄村地处大邹西南角,紧邻盐邵河。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村级经济薄弱,2015年底村经营性收入仅15.8万元。集体唯一资源就是2800多亩农田,发展种植、养殖业,土地流转、资金投入是基础,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该村两委通过几年的努力,盘活村集体资源,发展生态农业,采用土地流转和合作社托管双模式,集中管理,提供技术,提供种子,负责高于市场价回收,仅此一项老百姓每亩地增加收入400元。2019年该村经营性收入22万元,可支配收入58万元,彻底甩脱贫困帽子。

现今的人们购物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被动等待顾客上门购物的大米形式并不能满足顾客服务需求,有品牌,有质量,有产量,销售成为关键。“我们将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逐渐融合,多渠道销往饭店、超市,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竹芸’大米销往全国各地。”该村党组织书记邹骁表示,销售大米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潜力,把顾客服务好,把商品卖好,把品牌形象树好。邹骁是位90后,闲暇之余常在朋友圈分享“竹芸”大米生长情况,渐渐赢得了不少圈友的青睐和购买。利用电商平台、微信、地方网站、聊天室等媒介,发布产品信息,达到“吸粉”的目的,已经成为“竹芸”大米销售增长的又一个渠道。

 

  • 综合保障部:025-83713290

    发展研究部:025-83713053

    咨询服务部:025-83713022

  • 电子信箱:jsnjfw@163.com

    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大街91号

    邮编:210000

主办:江苏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788号 苏ICP备10041884号